混凝土平顶屋面裂缝的产生与防治措施 开题报告.docx
《混凝土平顶屋面裂缝的产生与防治措施 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平顶屋面裂缝的产生与防治措施 开题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 .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1)国外混凝土裂缝的研究现状国外建筑市场的发展时间较为悠久,研究成果也较国内丰富多样:AminGha1i&JohnNewhook(2012)在钢筋混凝土的受弯部分配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以控制裂缝宽度,从而增强结构的抗拉强度,扩大其拉应力范围。在之后的试验中,证明采用玻璃钢加固后的梁,其容许应变范围更大,就有工业应用价值。R.Gupta&N.Banthia(2006)提出了聚丙烯完全封闭覆盖技术,考虑到塑性收缩开裂的覆盖检测时间和特点,能够满足干燥环境下裂缝控制的需求。在之后的测试过程中,证实聚丙烯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塑
2、性收缩裂缝。P.Be1in&C.Bou1ay等(2009)通过分裂试验,确定了饱和混凝土电阻与裂缝宽度的演变关系,据此能够确定单裂纹状态与电阻的关系。在之后的试验环节,证实当电阻处于负荷峰值时,混凝土结构开设出现裂缝。DaVidRosowsky&Pao1oGardoni(2010)分析了锈胀裂缝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刚度退化的作用机理,认为混凝土内部微裂缝改变了应力应变关系,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刚度退化现象。在此基础上,他们建立了刚度退化因子模型,基于求解得出的参数,用于估测最大混凝土裂缝宽度,继而确定刚度退化量。综上,混凝土进入学界以及普通人们的视野开始于19世纪末期,进入20世纪后,各国开始运
3、用并研究,这个期间混凝土渐渐普遍适用,直到21世纪初,混凝土的研究才开始进行改革创新,突破传统混凝土的诸多缺点。(2)国内混凝土裂缝的研究现状对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起步阶段晚,随着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国建筑市场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果。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是对混凝土开裂方面研究较多。在上世纪50-60年代,国内工程人员通常是参考国外的技术数据,用以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此引发了许多工程设计问题,并对后续的工程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及至80年代,国内技术人员开始重视国内原材料的自身特性,在荷载作用下已硬化混凝土开裂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后
4、,我国开启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化发展,土木工程领域开始大量应用商品混凝土。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关于非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开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裂缝成因分析和裂缝控制研究方面,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工作。陈肇元(1998)针对广州地铁,分析了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问题,提出了施工过程中裂缝控制策略与方法。之后,在综合分析了宝钢、地铁建设项目的基础上,针对于环境、材料、施工、设计等多种因素,确立了“抗”与“放”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并列出了伸缩缝间距公式和裂缝控制公式,这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定量标准。陈翠红等(2002)分析了引发大流态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成因,在开裂试验的基础上,认为可以通过配入化学缩减剂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平顶屋面裂缝的产生与防治措施 开题报告 混凝土 平顶 屋面 裂缝 产生 防治 措施 开题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