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登飞来峰》导学案.docx
《《望岳》《登飞来峰》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岳》《登飞来峰》导学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望岳?登飞来峰?导学案?望岳?登飞来峰?课堂学习活动单【学习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表达的情感和哲理。2、背诵、默写【课前预习】1、查找资料,了解泰山与飞来峰。2、了解作者杜甫:王安石:3、背景介绍这首诗歌写于736年,属于杜甫创作历程中的漫游时期。20岁后,诗人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杜甫24岁时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他少年气盛,对自己的前途依旧充满信心。25岁时候他背起行囊再次漫游,来到齐赵。看到泰山,杜甫心胸豁然开
2、朗,豪情迸发,吟诵出这首“望岳千古名篇。“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他在浙江郭县知县任满回江西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非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望岳?活动方案活动一:朗读诗歌,感受诗歌节奏美。自主朗读?望岳?,注意诗歌的节奏J活动二:自主学习?望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本诗,并准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活动三:鉴赏诗歌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小组合作,选择一句写景的诗句进行赏析。3、尾联是如何表现泰山的雄伟的,又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胸气魄?活动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望岳 登飞来峰 飞来 导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