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抗体偶联药物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抗体偶联药物行业研究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2年抗体偶联药物行业研究报告1抗体偶联药物: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生物导弹”兼具单抗药及细胞毒素优点,ADC药物临床价值巨大肿瘤治疗的生物导弹“,临床价值潜力巨大。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conjugatesDC )由靶向肿瘤特异性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Antibody )与不同数目的小分子毒素(Payload )通过连接子(Linker)偶联组成,是近年来肿瘤学发展最快的药物类别之一。由于兼具单抗药物的高靶向性以及细胞毒素在肿瘤组织中高活性的双重优点,ADC药物可高效杀伤肿瘤细胞,较化疗药物副作用更低,较传统抗体类肿瘤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被称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生物
2、导弹。此外,ADC药物具备与其他疗法联合的协同作用并可用于治疗单抗药物疗效酶体降解,细胞毒素在胞内释放,结合至DNA小沟或微管蛋白,抑制肿瘤DNA复制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疏水性小分子毒素还可以通过细胞膜扩散,对邻近肿瘤细胞产生杀伤活性,称为旁观者效应。对于部分抗体靶标异质性表达的肿瘤,旁观者效应是ADC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关键机制。ADC药物经历三代变革,技术日臻成熟第一代ADC药物以靶向CD33的Mylotarg为代表性药物,使用鼠源抗体,免疫原性较强,易产生人抗鼠抗体;连接子不稳定,毒素在血浆中提前释放导致严重的毒性反应;细胞毒素药物效力不足,不足以杀死肿瘤细胞。第二代ADC药
3、物以靶向CD30的Adcetris和靶向HER2的Kadcyla为代表,使用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单抗代替鼠源单抗,ADC药物发展曲折中前行,近年来进入爆发阶段。早在1913年,德国诺贝尔奖得主PaulEhrlich就首次提出了 ADC药物的设想。1958年Mathe首次将抗鼠免疫球蛋白与MTX偶联用于治疗白血病,但由于免疫原性等问题,实验未获成功。直到1975年,杂交瘤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发展正式拉开了 ADC药物研发的序幕。利妥昔单抗和曲妥珠单抗的上市为ADC药物的面市进一步奠定了基础。2000年,首款ADC药物辉瑞的Mylotarg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但由于
4、连接子不稳定、细胞毒素提前释放引起严重毒性反应,Mylotarg于2010年撤市。随后辉瑞调整剂量,并补充更多数据后,该款药物的收益-风险比终于获得认可,2017年Mylotarg重新上市。从Mylotarg首次上市到再次上市的17年间,一共仅有3款ADC药物获批上市,随后在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下,ADC药物发展逐步成熟,上市品种快速增加。的ADC药物获批激发了药企对于ADC的研发热情,随着临床进展的推进,未来将有更多ADC药物及适应症推进到临床后期进而获批上市。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已经上市的ADC药物在全球市场各个地区均展现出良好的销量增长态势。美国:首款ADC药物在美国上市,目前
5、在上市药物数量及市场规模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自2011年以来共有11款ADC药物获批上市,2016-2020年,美国ADC药物市场规模从3.29亿美元增长至14.70亿美元,CAGR高达45% ,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区。欧洲:目前共有7款ADC药物获批,2016-2020年,欧洲地区ADC药物市场规模从3.59亿美元增长至5.81亿美元,CAGR 为 13%。日本:自2014年以来共有4款ADC药物获批,2016-2020年,日本ADC药物市场规模从1.03亿美元增长至2.22亿美元,CAGR 为 21%。:全球上市较早的Adcetris和Kadcyla2020年在中国获批上市,2020年两款
6、药物合计销售额为57万美元。2021年6月,首款国产创新ADC药物-荣昌生物的RC48 (爰地希)上市,目前共有3款ADC药物在中国上市销售。中国刚刚迎来ADC药物的研发热潮,我们预计市场将在未来5年内快速成长。2全球ADC研发热情高涨,差异化竞争是关键全球ADC热门靶点集中,适应症以实体瘤为主全球共有408款ADC药物在研,大多数处于临床早期。近年来,ADC药物在全球掀起研发热潮,成为众多新药研发企业重点布局领域。根据Insight数据库统计,截至2021年12月29日,全球共有408个ADC药物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目前大部分ADC药物处于临床早期,仅15款产品已上市(占比4% ,其中一款为印
7、度上市的Kadcyla仿制药),13个候选药物进入临床III期阶段(占比3% ),而处于临床I期、临床前阶段的药物高达137、156款,分别占比约三分之一。全球ADC药物研发进展情况(在研药物数/个)180资料来源:Insight数据库,中信证券研究部注:截至20211229,批准上市药品包括一款在印度上市的Kadcyla仿制药全球ADC药物研究靶点集中在经验证的成熟靶点,热门靶点药物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已知靶点的310个ADC药物(408个药物中,98个靶点尚未披露),较为热门的靶点包括HER2、CLDN-18.2、CD19、FRa、CD33、ROR1、CD70、CD276、IL3RA、DLK
8、1等,大多为已有药物获批上市、经验证的成熟靶点。其中在研药物数量最多的是HER2,共有40个,CLDN-18.2排名第二,共有14个。此外,103个ADC药物布局靶点没有同类产品在研(占比25% )。全球ADC药物适应症以实体瘤为主,并向眼病、自身免疫等领域延伸。从全球在研ADC药物适应症布局情况看,肿瘤占绝大多数。与已上市的药物的适应症布局情况不同(14款上市产品中,7款用于血液瘤治疗,7款实体瘤),在研ADC药物更多往实体瘤延伸(占比高达64% ),主要集中在乳腺癌、肺癌、胃癌等患病人群较多的癌种,血液瘤占比18%0其他适应症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AL淀粉样变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移植物抗
9、宿主病以及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等眼病。国内ADC研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后期管线以引进为主国内药企ADC药物研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后期管线产品以外企及联合开发为主。根据Insight数据库统计,截至2021年12月29日,国内共有74个ADC药物处于不同研发阶段。其中临床I期占比最高(为35%),这部分药物以国内企业自主研发为主,代表企业包括荣昌生物、科伦药业、恒瑞医药、多禧生物等。处于临床后期(III期及以上)的产品共有17款,其中本土企业申报的产品仅3款,该部分药物主要由海外药企开发,多是海外已经上市或进入临床后期的产品。除荣昌生物、东曜药业、百奥泰(已终止)的3款药物为自主研发外,其余均由外企研发
10、。国内药企为实现ADC药物的快速上市,积极引进海外临床后期的ADC产品,包括云顶新耀、华东医药和浙江医药等。国内ADC药物研发进展情况(个)资料来源:Insight数据库,中信证券研究部注:截至2021-12-29国内ADC药物研究靶点扎堆HER2和TROP2,血液瘤相关靶点布局相对较少。国内已知靶点的69个ADC药物(74个药物中万个靶点尚未披露),较为热门的靶点包括HER2.TROP2.CLDN-18.2、MET、NECTIN4、CD79B、TNFRSF8. CD20、MSLN和EGFR。相比全球热门靶点,CD22、BCMA等靶向血液瘤的靶点布局明显减少。其中在研药物数量最多的是HER2
11、,共有22个,TROP2排名第二,共有7个。国内约三分之一的ADC药物靶向HER2,目前除2款已获批上市,4款处于临床III期外,尚有9款处于临床I期。随着越来越多ADC药物布局靶向HER2 ,预计该靶点的ADC药物将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格局。国内ADC药物适应症以实体瘤为主,尚未有本土药企布局肿瘤以外领域。从国内在研ADC药物适应症布局情况看,实体瘤占绝大多数(70% ),血液瘤次之(15% ),与全球适应症布局基本相似。而其他适应症仅有KodiakSciences的KSI-301布局糖尿病黄斑水肿等眼科疾病,尚未有本土药企涉足肿瘤以外的领域。ADC药物市场潜力巨大,全球掀起合作/并购热最早上
12、市10款ADC药物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6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亿美元。根据发表在NatureReviews Theoncologymarketforantibody-d rugconjugate (CarolinadoPazo等)一文,最早上市的10款ADC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将超过164亿美元。其中trastuzumabderuxtecan ( Enhertu ,阿斯利康/第一三共)已获批多个乳腺癌(含HER2 +、HR+/HER2-及三阴性)适应症,并且用药时间较长,将以62亿美元的销售额成为最畅销的ADC药物。Enfortumabvedotin ( Padce
13、v , Seagen/安斯泰来)获批治疗经治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未来有望适应症拓展至患者人群更多的早期阶段,2026年全球销售额有望达到35亿美元,位居第二位。在全球ADC药物研发热潮下,随着未来更多其他ADC药物获批以及适应症的不断拓展,销售额有望快速增长。假设到2026年,最早上市的10款ADC药物占据40%市场份额,则全球销售额有望达到410亿美元。经我们测算,HER2ADC药物2025年国内市场空间超30亿元。HER2靶点的扎堆也反映该靶点ADC药物较大的市场空间。国内靶向HER2的ADC药物适应症集中在晚期乳腺癌、胃癌及尿路上皮癌,代表性药物包括罗氏/ImmunoGen的恩美曲妥珠单
14、抗,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我们以晚期乳腺癌、胃癌及尿路上皮癌这三个主要的适应症测算国内HER2ADC药物的市场空间。根据我们测算,至I2025年国内HER2ADC药物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胃癌及尿路上皮癌的市场规模分别为17.17亿、13.84亿、0.36亿,合计31.37亿元。国内药企ADC药物研发仍处于起步阶段,荣昌生物进度国内领先。相比美国,国内ADC药物起步较晚,首款ADC上市时间间隔21年。进展最快的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于2021年6月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款上市的国产ADC药物,此外进度较快有正在申报上市的云顶新耀(与Immunodedics合作),处于临床III期的东曜药业(自主研
15、发)、齐鲁制药(与SesenBio合作)、浙江医药(自主研发)、华东医药(与ImmunoGen合作)、缔脉生物(与KodiakSciences合作)。恒瑞医药布局的ADC药ADC药物(靶向HER2、TROP-2、HER3 )的合作,以及吉利德以约210亿美元收购Immunomedics ,获得了其一款靶向TR0P2的商业化ADC产品Trodelvy全球首个上市的靶向TROP2的抗体偶联物。3ADC研发壁垒高,三大元件不断优化抗体:高特异性、内吞作用,决定ADC疗效的关键因素不同的嵌合抗体的免疫原性程度不同,降低鼠源性有利于解决异种蛋白的排斥问题。早期ADC药物采用鼠源抗体,易引起急性超敏反应或产生人抗鼠中和性抗药抗体,第二、三代ADC药物中,人源化抗体广泛使用,极大的规避了上述问题。已上市ADC药物抗体种类以IgGl为主。从抗体种类来看,目前所有在研ADC药物均采用免疫球蛋白G (IgG ),这种生物分子具有多个天然结合位点,并可被进一步修饰产生新的活性位点,止匕外,IgG对于靶抗原具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