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4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黄河滋养了大地,孕育了城市文化。黄河段长628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11.5% ,从东明县入境,是黄河流域唯一河海交汇区,是下游生态保护和防洪减灾的主战场,在动能转换、对外开放、文化传承等领域独具优势,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发挥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黄河流域协同合作、协调发展,展现担当,贡献力量,根据黄河
2、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规划范围覆盖全域,重点是黄河干支流流经的9个设区市和相关县级行政区。规划期至2030年,分两个阶段推进实施,第一阶段为十四五时期,即2021年至2025年,第二阶段从2026年至2030年。中期展望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本世纪中叶。本规划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编制专项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实施重大工程的重要依据。第一章发展背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第一节重大意义有利于探索形成大河三
3、角洲保护新模式,提升黄河生态系统功能。加强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护黄河三角洲生态安全,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护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有利于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培育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和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强化新动能引领作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辐射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发挥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加快完善快速交通体系,强化城市间分工协作,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推动经济圈T本化发展,促进全流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融合互动,凝聚黄
4、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有利于统筹陆海联动,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新高地。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充分发挥黄河流域最便捷出海口优势,放大自由贸易试验区、一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效应,加快构筑国际物流大通道,推动形成陆海统筹、内外联动、东西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利于保护传承弘扬城市文化,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深化与沿黄地区文化交流合作,保护和挖掘整理黄河文化资源,以黄河文化为引领,统筹推动创新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明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第二节发展优势战略地位重要。是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和东北亚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京津冀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桥梁纽带,是我国由
5、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生态功能突出。陆海兼备、河海湖相连,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护黄河下游和黄渤海生态安全十分重要。沿黄地区湿地面积120万公顷,占全省70% ;森林面积113万公顷,占全省40% ;拥有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地248个,面积9714平方公里。泰山、沂山等鲁中南山地生物多样性丰富。资源禀赋良好。是国家重要粮仓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居全国第3位,蔬菜、水果、花生、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产量居全国前列。矿产资源富集,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海岸线长3345公里,
6、约占全国六分之一,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沿海港口年吞吐量达到16亿吨。龙头作用凸显。半岛城市群是黄河流域发展动力格局五极之一,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沿黄省区首位,陆海统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科教文化等综合优势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动能转换有力。是全国唯一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探索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动能转换路径。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四新经济占比达到30%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2% ,市场主体突破1000万户,区域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文化底蕴深厚。是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和儒家文化
7、发源地,拥有三孔、泰山、大运河、齐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是展现黄河文化多样性的代表区域。第三节问题挑战生态保护治理任务繁重。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极易发生退化,入海口近岸海域水质因流域输入污染影响,存在超标问题。沿黄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治理任务艰巨,海水倒灌引起的土壤盐碱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大气环境质量需要持续改善,东平湖总磷浓度一直处于达标边缘。防洪减灾压力依然较大。黄河下游槽高、滩低、堤根洼,二级悬河态势严峻,河道高出两岸地面4米至6米。河道整治工程不完善,部分引黄涵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河流域 生态 保护 质量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