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个性指标分类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个性指标分类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个性指标分类推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个性指标分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财政支出绩效总体现象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是衡量、监测和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揭示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重要量化手段;是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财政支出内容和评价对象进行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实用可行的分类形成的指标体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类。定量指标包括基本(通用)指标和个性(选定)指标。基本指标包括基本财务指标、国家(国际)通行指标、公众关注指标等被广泛应用在综合性绩效评价及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其中绩效指标按照使用的财政经费,将财
2、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十三大类。定性指标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而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共同构成财政支出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系是动态的,可扩充的,具体体现在所选用的指标既可从每类指标和备选指标库中选取,也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特性设置指标,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下图:一、定量指标(一)基本(通用)指标。主要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共性方面,它是每个评价对象都必须采用的指标。包括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率和支出效果率三项指标构成,其公式如下:资金到位率()=X100%资金使用率()=100%支出效果率()=10
3、0%其中:(1)目标效益是指项目申报时,可行性分析报告中明确提出所要达到的效益。(2)实际达到的效果是项目完成后实际达到的效益。当效益是可以量化的数额时,采用相应的数额;当效益不可量化时,可采用专家评议、委托中介机构问卷调查、涉及对象评议等方法,得出结论。具体如下:评议分为优、良、中、低、差五等,目标效益为100。当采用一种以上调查方法(Zi),其通用公式为:(二)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是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核心指标。按照财政支出的功能,分为九类指标,每一类指标又由若干个明细指标构成。1经济建设支出指标经济建设支出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很多。财政经济建设支出绩效指标包括直接效益指标、资金利税率、固定
4、资产交付使用率、项目建成投产率、基建投资回报率、投资效益系数、配套资金到位率和其他评价指标八类。(1)直接效益指标=x100%(2)资金利税率=X1O0%(3)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二XIOo%(4)项目建成投产率=XIO0%(5)基建投资回报率=XIO0%(6)投资效益系数二XIO0%(7)配套资金到位率=XIOO%(8)就业效益指标。目前一般采用单位百万投资就业人数计算。单位百万投资就业人数=X1()0%(9)资源利用指标。投资项目进行社会效益评价设置的各项节约资源指标,主要包括:项目单位净产值综合能耗二单位投资占用耕地二单位产品生产耗水量二(10)环境影响指标。评价项目实施对环境影响的后果,
5、以全面反映项目的社会效益与影响,促进投资建设项目对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视。主要用环境质量指数反映环境影响情况,还可按项目实际情况增加植被覆盖率、土改良、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效益指标。(11)工程质量指标工程质量合格品率=XIO0%工程质量优良品率=XIO0%说明:工程质量的检验应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划分为各个单项工程验收。工程质量合格(优良)品率是合格(优良)单项工程占全部单项工程的比重,其评价标准参照同类工程。(12)建设工期指标工程提前(延期)完成时间二工程计划完成时间-工程实际完成时间(13)设备购置费用增减率=X1o0%(14)建设投资增减
6、率=X1O0%(15)实际单位生产(或营运)能力投资二(16)实际投资回收期。是指用项目投产后所取得的年纯收益(含折旧)抵偿项目建设总投资所经历的时间,集中反映了建设项目实际综合投资效果。2.支农支出指标支农支出指标包括支持农村建设、支持和促进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三类,每类又分若干指标,具体情况如下:(1)配套资金到位率=XIOo%(2)农村城镇人口增长率=XIO0%(3)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二XIO0%(4)农户对项目实施结果满意率=XIO0%(5)农业科研费用占支农支出比率=X1O0%(6)项目区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X1o0%(7)劳动生产率提高率=XIO0%(8)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7、二X1O0%(9) 土地治理面积提高率=XIO0%(10)贫困人口减少率=X1O0%(11)农业保护努力水平二X1O0%(12)支柱农业规模扩大率=X1O0%(13)支柱农业企业产值提高率二X1O0%(14)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率二XiO0%(15)林木成活率二X1o0%(16)减少水土流失面积二完成植树造林后年水土流失面积一植树造林前年水土流失面积(17)森林覆盖面积提高(百分点)=完成植树造林后森林覆盖率一植树造林前森林覆盖率(18)木材蓄积量增加(万立方米)二完成植树造林后木材蓄积量一植树造林前木材蓄积量(19)贫困人口减少进度。反映各贫困人口地区在评价年度内减少贫困人口的进度情况。计算方法
8、如下:首先,以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计算各地区评价年度减少贫困人口比例。其次,对各地区评价年度内贫困人口减少比例按降序排列,并以每五地区为一组,对序列进行分组,同时赋予相应指标值。因灾出现返贫因素根据统计部门统计情况予以剔除。评价年度减少贫困人口比例=X1o0%3 .教育支出指标教育支出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教育事业费等。教育支出指标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类又包括若干指标。(1)财政投入乘数=XIo0%(2)创收能力:反映除财政投入外自我创收的能力。创收能力=X1O0%(3)教师人均科研经费二(4)万元财政投入培养学生数二(5)教师千人均科
9、研成果获奖数二(6)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XIoO%(7)师生比二(8)专任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例=XIOO%(9)业务费、设备购置费占公用经费比例=X100%(10)专任教师中博士硕士学位比例二XIO0%(11)连续三年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二(12)总资产增长率=XIOO%(13)连续三年平均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二(14)基础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评价指标对基础教育投入总量进行评价,主要分析基础教育投入总量的规模和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了区域社会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主要包括:基础教育投入总量占GDP比例,财政基础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基础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基础教育支出占教育支出比例,生均经
10、费增长率,生均公用经费增长率,教育人员经费占教育支出比重,公用经费占教育支出比重,创收能力,资产负债率,人文发展指数(由教育程度、健康水平和医疗水平三部分组成的一项综合性的生活质量指标)等指标。(15)基础教育投入的进步程度评价指标评价基础教育投入增长速度是否达到法律、政策的规定,基础教育支出的增长是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反映国家和地方对基础教育投入的保障程度。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率,财政基础教育支出增长速度,三年财政基础教育支出平均增长率,生均基础教育支出增长率,生均公用支出,人均基础教育支出,总资产增长率等指标。(16)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评价指标评价基础教育投入的分配
11、是否合理,财政教育资源对各级各类学生分配的公平性等。主要包括:财政基础教育支出与财政基础教育基建支出的配置比例,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建投入水平,基础教育支出中人员支出所占比例,基础教育支出中公用支出所占比例,基础教育事业的办事效率,特殊教育、中学、小学、学前教育占教育支出中的比例,中学教育支出占基础教育支出比例,民办学校占公办学校比例,各级基础教育生均教育支出等指标。(17)基础教育成果数量指标。主要包括:生均培养成本二平均每所学校总收入二教师人均科研经费二生均图书资料册数二生均教学用房面积二生均教学设备价值二年度新增校舍比率=X1o0%危房改造率=XIO0%(18)基础教育成果质量指标主要
12、包括:毕业率,升学率,统考合格率,入学率(包括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辍学率,脱育率等指标。其中:入学率(包括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X100%(19)基础教育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评价学校对教师、行政人员、工勤人员等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培训率,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比例,教师职称合格率,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教师结构比例等指标。(20)基础教育物力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评价基础教育财力、物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包括:项目实施合格率,新增教室面积,新增教学设备,新增容纳学生入学人数,固定资产增长率、生均固定资产额,教学设备利用率,教学设备完好率,固定资产收益率,事业收入增长率,学校经费自给率,
13、学校密度,在校学生人数等指标。其中:生均固定资产额二教学设备利用率二XIO0%固定资产收益率=XIO0%(21)基础教育科研成果指标。主要包括:当年教师人均发表论文数,学校(教师)当年出版的教学专著等指标。(22)教学设施、设备指标。主要包括:学校建筑总面积,学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实训场地建筑面积,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实验室或实训室,校外实习场所,教学用计算机,校园网络条件,数控设备,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设备配置数量等指标。(23)师资配备指标。主要包括:专业教师(含兼职教师和实习实验指导教师),高级技工和技师人数占教师人数比例等指标。(24)办学方向指标。主要包括:服务对象,人才需求,就业导向
14、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含升入高一级学校)及专业对口就业情况,合作办学情况等指标。(25)专业基本情况指标。主要包括:专业设置情况,学历教育学生数及年培训人次,师资结构与水平,各专业拥有相关专业技师(软件工程师、建筑工程师、护师)人数等指标。(26)教学基础、教学改革和管理水平指标。主要包括: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示范作用,双证书制度、就业率、职业资格鉴定、国际合作与交流),教学模式与教改成绩,课程改革(职业教育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专业建设和教材建设(教材选用及开发等),教学制度改革(学习制度、学分制管理、教学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等),人事制度改革,实验实习管理水平,实训条件及基地管理等指标
15、。(27)政府重视和投入情况。主要包括:合理定位,地区政策支持、保障,地区经费支持、投入保障等指标。(28)管理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条件。主要包括:管理机制:教学文件齐备,教学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工艺守则等规章制度健全,教学质量有效监控,实训教学安排科学、合理,中、高职院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广泛参与实训基地的管理,实训基地运行有专项资金保障,为企业提供的配套生产服务可满足正常实训消耗与日常运行管理费用等。共享机制:面向社会开放,实训基地共享院校数量,实训设备满足中、高职院校的实训要求等。产学结合:产学合作教育,资源共享,互利双赢,良性发展;打破行业界限,重视发挥行业办职业教育的优势作用;支持多种形式职业教育发展,参股、合资、合作办学等。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开展“订单”培养,学校为企业服务等。社会服务:主动面向市场,开展社会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多类型、多层次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达到一定规模;为社会提供配套技术服务,与相关企业有稳定的联合生产订单和产品研发项目等。4 .科技支出指标科技支出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科学事业费等。科技支出指标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类又包括若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