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精读课文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故都的秋》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向精读课文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故都的秋》为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指向精读课文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故都的秋为例“群文阅读教学是多文本在多维度的阅读中聚焦其中的某个维度,以议题统整,通过关联整合,让类属性阅读在任务的驱动下,以结构化的阅读状态而抵达阅读的广度、厚度、高度和深度,实现阅读的结构化建构J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之下,统编教材的单元编排弱化了精读课文、自读课文和其他阅读资源的界限,这就为师生灵活地选择、整合阅读文本资源提供了便利。在统编教材精读课文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建、共读、共析、共赏指向精读课文的群文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内精读文本的深度理解,让学生完成由课内“一篇”到课外“一群”“一类”的知识迁移,完成学习活动与考试评价的无缝对接。现以统编教材精读篇目故
2、都的秋为例,谈一谈指向精读篇目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一、作家为核,群文导读,感知作家对“秋”的情有独钟故都的秋是作家郁达夫的散文名篇,与其同时期的诸多散文也直接流露出郁达夫对“秋”的热爱,四季之中,钟情于“秋”,尤其是北国之秋。教学时借助师生皆有的与教材配套使用的语文读本提供的出自同一作家一一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和北平的四季两篇文章,以“爱秋人士郁达夫”为核心议题ar9形成“1+X”小群文阅读,进行群文导读。以前置学习的方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泛读文章,筛选出直接描写秋景、抒发对秋的热爱的语句。然后借助划线部分,佐证并丰富故都的秋中作家对“故都的秋”之热爱。(一)时空变换,不减爱“秋”之情江南的
3、冬景一文中,作家直言“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最惠节季。”这篇文章主要写江南的冬景,抒发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但在文末,却是“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此文写于故都的秋之后,亦写于郁达夫离开北平之后,前文极言江南冬季的情调明朗可人,江南冬季的气候的迷人可爱,可在文章的最后,一句“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便“出卖”了作者的心思,他所热爱的,并非江南冬景,而是高爽浓郁的“晚秋二在江南如此,在北国更如是。即便时空变换,对“秋”的热爱却已深入心髓,“引诱”其夺门而出,甚至是辗转千里北
4、上故都。(二)四季对比,更增“故都的秋”之可爱北平的四季一文中,郁达夫把半生所住之地全拿来做了对比,最终得出结论:上海、南京、广州、武汉、青岛、福州、杭州等中国东南西北各大城市虽各有特色、各有魅力,但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可见,其对北京的评价之高、热爱之深。而北平的四季,作者虽说“每季每节,都有它的特别的好处”,但其对“秋”的热爱却超乎另外三个季节。文中写到“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一遍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像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J读至此处,读者定以为接下来作者将不再“赘述”北国之秋,但不料
5、,郁达夫另起一段便是“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从京郊秋景到古人悲秋,从日常生活图景到肃杀哀戚之叹,并感慨“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故都的秋”另其欲罢而不能,毫不吝啬笔墨,更不吝啬颂赞,可见其对“故都的秋”爱得深沉。二、地点为核,群文联读,理解“北平”集万千宠爱北平历史之厚重、风景之美丽、物产之丰富、人情之温暖、文化之包容,让它赢得诸多人群的热爱。作家们爱它,亦各有各的原因,各有各的爱法。教学时以“北平:万千宠爱于一身”为核心议题,进行群文联读,以文解文。师生共同选择了语文读本里两篇想念北平的名作一一老舍想北平、林海音苦念北平与故都的秋一起形成本课精读教学的第二组小群文。这两篇文章本属于“
6、月是故乡明”的主题阅读之下,现拿来与故都的秋作对比阅读,看一看对郁达夫这样一个故乡并非北平的人而言,何来这么厚重的故都深情。(一)想北平:老北平人的故土情深想北平写于1936年,时局不稳,华北危急;且当时作者身在济南,难返北平,作为土生土长的北平人,老舍的忧思与想念可想而知。高中生已具备老舍其人其文的学习基础,通过跳读便很容易找到很多直抒胸臆的句子,如:“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J“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J总结可得:老舍之爱北平是子女之爱父母,是游子之爱家乡,是隐匿于基因、流淌于血液的渊源之爱。
7、“像我这样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J“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粗读此文,便可知北平值得各类人热爱,每类人都能在北平各得其所;而老舍之情,是平民最朴素真诚的爱。(二)苦念北平:新北平人的久别浓思林海音于高中生而言也并不陌生,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他们七年级便学过的课文,与苦念北平同样出自城南旧事。学生对于她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风格、语言特点都有一定了解。粗略读文,可发现林海音笔下记录的、描写的全是北平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是其“苦念”之由,也更反衬其“苦念”之“苦”。“离开北平的那年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林海音童年
8、随父母迁居北平,在北平度过了少年青年时代,后离开北平远去台湾。于北平而言,她是“移民”,可在她的作品中,北平却是她成长的故乡。时隔多年,万里之遥,她写下的文字,依然能展露北平的点滴生活气息,触动人的心弦,她的身已远离,而心却根植于此。(三)故都的秋:匆匆过客的盛情礼赞不同于老舍的土生土长,林海音的久居于此,郁达夫于北平而言,就是一个匆匆过客。过客缘何对北平如此情深:“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J通过查阅资料,学生们得知该文是一篇约稿,作者于短时间内挥毫而就,难免有对“故都的秋”的“阿谀奉承”之词,但郁达夫所选的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9、却实难说是“礼赞”,所选“一椽破屋”和“都市闲人”又很难说是北平景物和人物的代表,而这却是属于郁达夫的独特的赏秋眼光和颂秋角度,有着真实的秋土悲秋,也有着炽热的眷恋与盛赞。基于以上两个相对简单的“1+X”小群文阅读,学生对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有了相对完整的认识。但依然有很多内容很难理解。各小组梳理出以下几个代表性问题:1郁达夫热爱秋天的爽朗晴和、高远清静,却为何在故都的秋和北平的四季中都提到“悲秋”,且推及过去,写到文人“悲秋”之传统?2 .老舍的想北平虽然文字不多,但文中的北平几乎是全景式展现,有着京城风范;林海音的苦念北平则有着儿童视角下的欢快轻松、惬意舒坦,像是人间乐园。只看景与事,察
10、觉不出悲凉。为何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景事人情皆有“悲凉”意蕴?3 .郁达夫辗转多地,其中不乏秀美名城,为何钟爱北平?又为何称作是“故都的秋”而非“北平的秋”?以上三个问题有代表性,是因为它们都是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之上,指向故都的秋这一精读核心文本。三个问题在比较文本之间的相同点、寻找内容之间的差异点的基础上,导向更为深刻的探究层面,在审美鉴赏之时更注重思维品质的提升。针对以上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本身,关注教材单元课程编写,构建指向拓展阅读、深度阅读的新的群文阅读。统编教材必修上册把故都的秋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编入同一课,一前一后,可见其关联甚深,值得探究编者意图及两篇文章内在肌理与情感的共同性。
11、人教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必修二把陆蠡的囚绿记与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编在同一单元,紧随其后,三篇文章于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实施群文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不言自明。据此,我们以本求清静,奈何悲凉”为核心议题,联系三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三位作家的时代遭际,构建“1+X”群文阅读教学活动,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求同析异,师生共研,探究时代背景之下知识分子的不遇状态、穷窘境遇和痛苦心态。三、时代为核,群文研读,探究“故都”难留,多事之“秋”(一)“清”“静”非实,求而不得的现实处境1 .清静:普遍的与特殊的在故都的秋中,“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12、,也能感受到北平之秋的清净特点,即便随意出门走走,槐花的落蕊也会让人有极微细柔软的触觉。可见,在郁达夫笔下,北国之秋的“清”“静”是普遍存在的,是不需要刻意去寻求的。荷塘月色开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直接写明作者的心理状态,正因为“心里破不宁静”,才去荷塘寻求宁静。荷塘漫步其实是一场寻静之旅,但这场旅程,很快便因“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而结束。荷塘的清雅与宁静是真实存在的,而于作家的心境而言,这“清净”如梦一场,是特殊情境之下的短暂感受。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的北平,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于当时的作家而言,家事乱如麻,国事漆如墨,无论是普遍存在的“清”“静”,还是刻
13、意寻求的“宁静”,都不是永久地真实存在。2 .蝉声:衰弱的与热闹的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中都提到“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这两处”蝉“的描写,绝非只为以动衬静。蝉,餐风饮露,自性高洁。高洁,是君子的自喻;清苦,是文人的自况;落寞,是士人的心境。郁达夫、朱自清的蝉都带有几分自喻的味道。郁达夫的秋蝉是嘶哑又落寞的,朱自清的夏蝉是热闹而困倦的。郁达夫一生恣肆坦诚,追逐理想、爱情、事业;笔耕不辍,热情呼号;热肠救世,献身革命。秋蝉虽在冷秋时节,声音衰弱仍不息啼唱,正如郁达夫于颓时乱世依然用文字剖析自己、叩问时代、唤醒民众,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朱自
14、清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尤其是“四一二”政变后,思想经历波折,内心苦闷。他在1931年的文章论无话可说中写到:“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大时代里J荷塘月色里的夏蝉是热闹地嘶鸣,又是倦怠的重复,如同当时的朱自清,倦了、累了,却迷茫于身栖何处,却苦闷于无处排遣,荷塘之行是一场“江南梦”,而“江南”是他欲归而归不得的故乡。3 .消失:回归的与离开的两篇文章并未呈现“清”或“静”的消失,但细读文本,便可发现,它们消失于无声之处。“这令我倒惦着江南了。一一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荷塘月色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意象“门”,“门”外
15、,是幽静的荷塘、是自由的天地;“门”内,是烦乱的现实、是痛苦的处境。“静”的“消失”就在“门”开的那一刹那,尽管安静得“什么声息也没有,但作者又将回到“心里颇不宁静”的状态。郁达夫写故都的秋“其实是一篇约稿,当时任天津当代文学杂志主编的王余杞盛情邀请郁达夫秋后到北平一游”,郁达夫短暂停留后便离开北平北国的清秋的佳日”,郁达夫一生并未得到“饱尝”。写作本文的前后时间,郁达夫多在东南一带如上海、杭州、福州居住、奔忙,难得“清”“静。故而故都的秋是一曲“悲凉”的哀歌。(二)“悲凉”满溢,流徙不安的闲居生活陆蠡囚绿记同样是写北平,但空间只有北平的一间公寓;同样写景状物,但着墨的只有一株常春藤。这与故都的秋形成鲜明对比。在故都的秋中,陶然亭、潭柘寺、钓鱼台等风景名胜皆入文中,槐花落蕊、疏落秋草、街边灰土等毫不起眼事物亦可审美,蝉声、果树、闲人、学士皆包罗在内。大而得当,小而精准,呈现出北平博大又细腻、壮丽又平民的状态。而在囚绿记中,一月公寓、一株青藤、一抹绿色,一位作家,便是全部的审美世界。在如此鲜明的对比之下,两篇文章却有着共通的内蕴底色:悲凉。郁达夫在1935年的住所的话中写到:“自以为青山到处可埋骨的漂泊惯的流人,一到了中年,也颇以没有一个归宿为可虑,进来常常有求田问舍之心,在看书倦了之后,或夜半醒来,第二次再睡不着枕上。尤其是春雨萧条的暮春,或风吹枯木的秋晚,看看天空,每会做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