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大全重点标记版.docx
《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大全重点标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大全重点标记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大全(重点标记版)(一)国情领域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书记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书记最鲜明的特色。2.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3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5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6 .书记的性质:书记共产书记是书记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书记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7 .书记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8 .书记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9 .书记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
2、生活的向往。10 .书记和书记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I1创新的重要性: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12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13 .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14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15 .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提升创新能力。16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17 .教育的重要性: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18: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19 .民主价值的实
3、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20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21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22 .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23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2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25 .书记共产书记领导的多书记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2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书记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2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实行基
4、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28 .民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29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30 .民主选举的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31 民主选举应遵循的原则:公开、公平和公正。32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3 .民主决策的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34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途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35 .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36 .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的
5、意义:有利于完善书记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37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O3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39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40 .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41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42 .当代书记,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书记、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43 .民族精病的重要性: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书记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44 .文化最深
6、层的内核:价值观。4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书记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书记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4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47 .我国是世界上人旦量妥的国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48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49 .我国人口现状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50 .人旦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51
7、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52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53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54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55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56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57 .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道德 法治 知识点 大全 重点 标记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