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引领·知行合一:促进农村中小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索.docx
《价值引领·知行合一:促进农村中小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引领·知行合一:促进农村中小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索.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价值引领知行合一促进农村中小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索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强调把劳动素养、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与品质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赋予了劳动教育新内涵,丰富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3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
2、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作用。2023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而言之,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所在,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一环,加强劳动教育是适应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劳动教育创建指南,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迫切需要。本项目侧重于农村中小学生热爱劳动品质的培养,在劳动中实现“知行合一”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并逐步深化和拓展的项目,而且需要中小学一体联动整体推进。自2015年以来我们以省、市
3、课题成功教育理念下特色课程建构与实施的研究和乡土化融合式协同式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县域模式为依托,致力于解决农村学生不热爱劳动的问题,其研究成果使近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受到劳动观念的浸润,逐步形成热爱劳动的品质。本项目聚焦解决劳动教育“国家政策站位高,学校实施不落地”的实际现象,重点解决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学生劳动观念缺失,劳动兴趣不足,没有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社会的事抢着做”的观念;二是学生劳动机会匮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和体验劳动活动,体会不到劳动最光荣的境界;三是学生对劳动成果淡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不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4、缺少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我们分四个阶段,从明确存在问题、提出问题方案、提炼研究成果、验证成果实效四个方面,对学生存在的劳动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与验证。第一阶段:顶层设计,认识把握问题学校依托两个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确立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和必要性,依据新时代劳动教育任务要求,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特点,完善科学、高效的劳动教育模式;关注劳动教育专兼职的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我们从基于家庭有效成员的劳动习惯教育和基于公民培养的劳动品质教育出发,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渔耕”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让新时代劳动教育起好步,少走或不走弯路,
5、不负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1梳理课题研究成果,确定劳动教育方向我们认真梳理省、市专项课题成功教育理念下特色课程建构与实施的研究和乡土化融合式协同式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县域模式的研究成果,在理念上达成共识:一是关注和完善学校劳动特色课程体系,发挥课程育人的功效;二是提供多种平台助力学生全方位参与劳动教育;三是通过多元的活动提升劳动能力;四是探索迁移劳动教育的有效方式。我们依托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确立了“价值引领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以渔耕为主线建构劳动课程,校内外拓宽劳动教育平台,建多元多维评价体系,不断加强劳动教育。2.准确把握存在问题,确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伊始,我们组织全校学生及家长进行关
6、于“热爱劳动”的问卷调查并深度调研,结果显示:我校辖区虽然地处农村,但大部分家长观念传统保守,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舍得让孩子参与劳动。导致大部分孩子生活劳动不愿干、生产劳动不会干、服务性劳动不能干,自理自立能力较差,不能与不愿体谅父母及普通劳动者的辛劳。问题的精准梳理为制定项目方案提供依据。基于调研,我们明确了“组建课程研发团队,规划项目实施方案,拓展劳动实践平台,精准评价激励机制”的实施思路,紧随而来马上组建一支由国家优秀教师、威海优秀教师、威海德育标兵、学校科研骨干为核心成员的研发团队,全力研发农村中小学生热爱劳动的实践活动方案。第二阶段:过程实施,涵养劳动能力以“课程育人”为导向引领,通
7、过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开设,将劳动教育融进学科教学中,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四最”理念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以“环境育人”为平台支撑,开辟“产研学”劳动实训基地,拓宽“六色研学”渠道,做实融特色、探究、体验为一体的课程内容,因材施教,助力每个学生人生精彩。通过一系列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农村教师研究劳动教育教学的激情,激发中小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1通过专家报告,学习有关劳动教育的政策法规向乡村教师传达“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劳动的目的和价值,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高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崇高理念,理解和形成科学的劳动观
8、,热爱劳动,感受劳动的幸福;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劳动能力,尊重社会上的普通劳动大众。并开发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渔耕”劳动特色课程体系,发挥课程育人的最大化作用。2,通过提供不同的校内外平台,给学生创造多种劳动活动的场景,通过参与不同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性劳动项目,为每个学生的精彩发展提供保障。对小学生而言,重点关注他们的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让他们感受到从事劳动的乐趣和获得感;对初中生而言,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要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崇高的劳动品质,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第三阶段:精准评价,科学验证成果以“活动育人”为实践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开设不同的劳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价值 引领 知行合一 促进 农村 中小学生 劳动 素养 提升 实践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