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docx
《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实践反思;实践反思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资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已然成为共识,也确实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然而,在开发和利用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内容知识化、来源局域化、开发主体成人化等问题,不仅未能提高课堂教学之效,促进学生有效发展,反而导致教学价值异化。笔者结合实际谈谈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其改进策略。一、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 .课程资源内容知识化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
2、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社会资源;既有文字资源和实物资源,也有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1然而,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师将课程资源狭义地理解为教材、参考资料、辅导资料等文字资源和教具、学具、建筑物等实物资源。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至上”观念影响下,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严重的知识化倾向,表现为教师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度挖掘,重视对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素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甚至漠视对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性资源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知识资源窄化和取代课程资源。这种狭义的课程资源观使知识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学生积
3、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 “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 221,不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导致教学价值的异化和学生发展的片面化。2 .课程资源来源局域化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大一统的国家课程实难充分顾及到这一点。新课程改革主张课程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一时间地方课程资源成了课堂上的重要元素,无论是语文课的写作还是品德课的爱国教育,无论是地理课上的气候研究还是生物课上的作物介绍,都围绕本地区的现有资源来展开教学。如一些学校大量增加本民族文化或乡土文化的内容,删除了不少反映现代文明成果和大都市的题材。有些农村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
4、生活的联系,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删减或更换,教材中那些有关大海和城市的美丽词汇和精美插图本可以唤起学生对外面世界和未来生活的好奇与向往,但却被教师狭隘的“生活教育观”所限制,学生失去了一次次感受和认识世界的机会。这种把地方课程资源视为一切课程资源的见解和行为必将导致课程资源的二元结构分离城市资源与农村资源的二元分离、少数民族资源与汉族资源的二元分离。的确,地方课程资源对该地区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最大限度地与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对接”,实现当前事物的意义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匹配”,促进学生顺利地开展意义建构性学习。3课程资源开发应以当地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为起点,但是绝不能局囿于对地方
5、课程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其他地区和民族的特色资源、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和多元世界文化资源的存在。要始终牢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课程对本地区学生的适应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了解世界,融入社会。3 .课程资源开发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教学就是师生作为主体共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然而由于课堂教学预设环节的存在,当前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主要限于教师。预设并没有为学生着想,却更多地服务于教的一方,使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教师基于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来开发和利用课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 资源 开发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