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中大中药学讲义17驱虫药.docx
《陕中大中药学讲义17驱虫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中大中药学讲义17驱虫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十七章驱虫药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内寄生虫,治疗虫证为主的药物,称为驱虫药。本类药物入脾、胃、大肠经,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内的寄生虫,特别是肠道寄生虫虫体有杀灭或麻痹作用,促使其排出体外。故可用治蛔虫病、烧虫病、绦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此类寄生虫病多由湿热内蕴或饮食不洁,食入或感染寄生虫卵所致。症见不思饮食或多食善饥,嗜食异物,绕脐腹痛、时发时止,胃中嘈杂,呕吐清水,肛门瘙痒等;迁延日久,则见面色痿黄,肌肉消瘦,腹部膨大、青筋浮露,周身浮肿等症。部分病人症状较轻,无明显证候,只在检查大便时才被发现。凡此,均当服用驱虫药物,以求根治。对机体其他部位的寄生虫,如血吸虫、
2、阴道滴虫等,部分驱虫药物亦有驱杀作用。某些驱虫药物兼有行气、消积、润肠、止痒等作用,对食积气滞、小儿疳积、便秘、疥癣瘙痒等病证,亦有疗效。应用驱虫药时,应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及病人体质强弱、证情缓急,选用适宜的驱虫药物,并视病人的不同兼证进行相须用药及恰当配伍。如大便秘结者,当配伍泻下药物;兼有积滞者,可与消积导滞药物同用;脾胃虚弱者,配伍健脾和胃之品;体质虚弱者,须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使用肠道驱虫病时,多与泻下药同用,以利虫体排出。驱虫药物对人体正气多有损伤,故要控制剂量,防止用量过大中毒或损伤正气;对素体虚弱、年老体衰及孕妇,更当慎用。驱虫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虫体而保证疗效。
3、对发热或腹痛剧烈者,不宜急于驱虫,待症状缓解后,再行施用驱虫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驱虫药对寄生虫体有麻痹作用,使其瘫痪以致死亡。部分驱虫药有抗真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作用O某些驱虫药物还有促进胃肠蠕动、兴奋子宫、减慢心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使君子Shijunzi开宝本草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1iSindica1.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9-10月果皮变紫黑时采收,晒干。去壳,取种仁生用或炒香用。【性能】甘,温。归脾、胃经。【功效】杀虫消积。【应用】1 .蛔虫病,烧虫病。本品味甘气香而不苦,性温又入脾胃经,既有良好的驱杀蛔虫作用,又具缓慢的滑利通肠之
4、性,故为驱蛔要药,尤宜于小儿。轻证单用本品炒香嚼服;重证可与苦楝皮、槟榔等同用,如使君子散(证治准绳);用治烧虫,可与百部、槟榔、大黄等同用。2 .小儿疳疾。本品甘温,既能驱虫,又能健脾消疳。常与槟榔、神曲、麦芽等配伍,用治小儿疳疾面色痿黄、形瘦腹大、腹痛有虫者,如肥儿丸(医宗金鉴);与厚朴、陈皮、川苜等同用,治疗小儿五疳,心腹膨胀,不进饮食,如使君子丸(和剂局方【用法用量】煎服,912g,捣碎;取仁炒香嚼服,69g。小儿每岁11.5粒,一口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口1次,连用3天。【使用注意】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若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
5、【古籍摘要】1 .开宝本草:“主小儿五疳,小便白浊,杀虫,疗泻痢J2 .本草纲目:“健脾胃,除虚热,治小儿百病疮癣。”“此物味甘气温,既能杀虫,又益脾胃,所以能敛虚热而止泻痢,为小儿诸病要药J忌饮热茶,犯之即泻。”3 .本草正:“使君子,凡小儿食此,亦不宜频而多,大约性滑,多则能伤脾也。但使君子专杀蛔虫,椎子专杀寸白虫耳J【现代研究】1 .化学成分:种仁含使君子氨酸,约0.5%,以钾盐形式存在,即使君子酸钾;脂肪油23.9%,油中含油酸48.2%,棕稠酸29.2%,硬脂酸9.1%,肉豆蔻酸4.5%及花生酸、笛醇等。2 .药理作用:10%使君子水浸膏可使蚯蚓麻痹或死亡;使君子仁提取物有较强的麻痹
6、猪蛔头部的作用,麻痹前可见刺激现象,其有效成分为使君子氨酸钾;其所含毗咤类及油对人、动物均有明显的驱蛔效果;其粉有驱蜕虫作用。3 .临床研究:使君子15g,炒黄研细,制成散剂,空服顿服,治疗蛔虫病27例,总有效率为92.6%(中医杂志,1988,11:47);使君子、百部各30g,米醋25m1,水煎灌肠,治疗蜕虫病30例,均治愈(吉林中医药,1999,2:32);使君子,去壳取仁,捣烂后加入适量饴糖,制成丸药,每丸3g,每次1丸,炖瘦猪肉25两,3日一次,3次为1疗程,治疗小儿脱肛53例,有效率为84.9%(中医杂志,1985,2:34)。另有用使君子治疗肠道滴虫病、中耳炎等。4 .不良反应:
7、使君子有毒成分为使君子酸钾。使君子氨酸的神经毒作用研究表明,可造成实验动物癫痫大发作,其引起的脑损伤与动物年龄、给药剂量有关。本品内服可致胃肠刺激及膈肌痉挛,毒副作用表现为,呃逆、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出冷汗、四肢发冷,重者可出现抽搐、惊厥、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中毒原因主要是内服生品、误食过量新鲜果实,或用量过大。解救办法可洗胃、催吐,对症治疗;轻者可用绿豆、甘草煎水服。苦楝皮Ku1ianpi名医别录为楝科植物楝Me1iaaZedaraCh1.或川楝M.toosendanSieb.etZucc.的干燥树皮及根皮。前者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后者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河南等地。四时可采,但以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中大 中药学 讲义 17 驱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