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品德课有效评价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思想品德课有效评价探究.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论思想品德课有效评价探究张家港市崇实初级中学李东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一种导向、一种激励、一种调控。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它事关学生的成长进步和学科的建设发展。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具有突出导向和评价功能的学科,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细胞”,科学、合理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细胞”的成长,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富有成效。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同时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机制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如果全面探讨我国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现状,也存在许多缺陷和不可回避的问题。1 .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1.1 对思
2、想品德课目标价值认识不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主要以遴选和区分学生为主要目的,其中惯用的评价手段就是考试制度,重点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识记和把握。但是科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仅仅强调知识的灌输是极为狭隘的,我们所说的有效评价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在自我认识,自身生存和社会交往方面所需具备的基本技能等等。同时教育人本论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关心学生的成长,要相信学生具有获得成功的力量。但是建立在错位评价方式之上价值观往往也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价值。1.2 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主体定位不明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中,进行评价的个人或组织被称为评价主
3、体。在我国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往往被简化为权威人士(如教师)的单边活动,权威人士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由他组织的评价机制是单向的,缺乏必要的互动与交流,长此以往不仅扼杀了其他教育构成参与评价的机会,不利于民主化,而且也不利于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同时也失去了评价机制用于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的美好愿望。1.3 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对象认识单一由于某些教育者教育观念的陈旧或社会因素的制约影响,我们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最多的只是针对学生,以及其所进行的知识方面的学习。但是教学评价应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一个多客体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对象的单一固化,偏离了课程的规范,从长远来看,人为窄化的评价体系也
4、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和完善。1.4 对思想品德课评价的方法运用不多教学评价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要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不同需要。所谓“量体裁衣”,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评价学生是很有问题的。如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常常忽视了思想品德课评价中思辨非知性的特点,过分强调分数量化的评价手段,因此标准化的测验成为教学中盛行的手段,而学生的丰富性和教育的复杂性则湮没在一连串枯燥乏味的数据之中,许多有效且个性化的评价却被弃之不顾。2.思想品德课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为主要任务的学科,它着眼的是人们对于未来社会的适应性和对于前进方向的正确把握,是具有高度综合和渗透的学科。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特做出如下一些思考:2.1
5、 以人为本,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要考察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J因而,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评价中要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育人为主要目的和归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评价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觉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量化的学习业绩,而且要善于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要,培养各种自信。2.2 坚持教学评价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不是教师“单向”的培养活动,而应是教与学的统一,也是一种沟通和对话,更是一种
6、合作和共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即由学生比照评价体系和自身已有的实际情况,对现在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从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调整和自我探究。同时,在教学活动评价中,也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促进各方面主体全面发展,使评价更能有效地发挥其激励作用。2.3 丰富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对象长期以来,我国思想品德课评价的对象常常局限于学生,以及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单一的教学评价会产生一种错误的导向,学生只会埋头于考试,惟书惟上,丧失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要想比较全面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在评价对象上要坚持开
7、放性和多元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特别指出:把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对象扩大为教师组织实施的评价,学生才能的评价,学业成绩的评价等方面。从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到更关注过程的阶段性评价;重视课业成绩的评价,更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态度和创新性评价。2.4 注重多种思想品德课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量化的考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甄别和选拔人才,合理的使用也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是无限膨胀的使用则会使其走向极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惟量化追求是当今社会科技理性的胜利,但同时可能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走向没落和贫困的起点。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就学科特点而言,非量化的评价才是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避免用终结性,单一性的量化评价,而是要多采用观察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多种有效的非知性评价。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常采用辩论赛、社会调查、演讲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有效地反馈教学效果。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体系是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构建完善的,在教学实践中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要始终以学生为本,找到最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社会发展协调性的科学评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