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2部分:机插秧稻田.docx
《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2部分:机插秧稻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2部分:机插秧稻田.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第2部分:机插秧稻田一、标准名称: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一第2部分:机插秧稻田二、项目提出单位: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三、起草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四、立项理由: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上海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全国每年种植面积约4.5亿亩。在水稻生产系统中,杂草已成为稻田最重要的有害生物之一,生产上虽然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杂草危害,但仍造成稻谷损失达10%30%,因此,草害已成为夺取水稻丰产稳产的一大障碍。在农村劳动力日趋紧缺的当下,机插秧栽培虽然育秧成本较高,但由于水稻产量增产潜力大、作业效率高、有害生物防控管理成本相对低等优点,长期以来颇受种植户欢迎。据统
2、计,2023年上海水稻种植面积131.43万亩,其中机插秧面积36.9万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28.1%,已成为继水稻机械直播后的第二大栽培方式。然而,与人工大苗移栽不同的是,由于机插秧水稻秧龄期短,秧苗小,秧苗与杂草竞争能力弱,加上插秧后行间距空间大,早期十分有利于杂草萌发,因而机插秧稻田杂草危害程度虽然较机械水宜播稻田轻,但明显比人工栽插稻田严重,如不注意田间杂草防控,同样会使水稻明显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近年来,相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导致杂草抗药性较为普遍,当前机插秧稻田稗草、千金子等优势杂草对主推除草剂品种五氟磺草胺、氯氟草酯、二氯喳咻酸等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使杂草防除效果
3、进一步下降,危害程度加重。因此,要改变这些问题的产生,建立科学的机插秧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十分必要。经过长期的研究,已基本摸清了当前本市机插秧稻田杂草的主要种群和演替趋势,明确了田间主要优势杂草的发生消长、生物学特性以及抗药性水平;通过开展新作用机制除草剂的引选、复配评价等工作,筛选出了一批适用于机插秧稻田的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土壤封闭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新品种或配方,并结合养草灭草等操作性强的农业措施以及防控理念和策略的调整,初步形成了适宜于机插秧稻田应用的杂草绿色防控技术,达到了有效防控稻田杂草的目标。为了加快研究成果在全市水稻种植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实现本市水稻生产的标准化、机械化、减量化,梳理总结现有的技术,并经进一步完善验证后形成稻田杂草防控技术规程,对提升本市机插秧水稻生产的能力和水平,保障水稻优质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主要内容:上海市水稻产区机插秧栽培方式下稻田杂草绿色防控的方法,包括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等措施、适宜除草剂品种及其使用方法、相关的配套技术等。六、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水稻产区机插秧稻田杂草的防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2部分:机插秧稻田 稻田 杂草 绿色 技术规程 部分 插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