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docx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六节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以儿童、青少年多见。一、病因及发病机制感染性心肌疾病中最主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各种病毒都可以引起心肌炎,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由柯萨奇病毒A、B,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和H1V病毒等引起。病毒作用于心肌的方式有:直接侵犯心肌和心肌内小血管、由免疫机制产生的心肌损伤等。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组织学特征为心肌细胞的溶解、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二、临床表现当机体处于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劳累、寒冷、酗酒、妊娠、缺氧等情况下,机体抵抗力下降,更易导致病揖感染而发病。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者可
2、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1病毒感染症状在发病前13周,病人常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感等“感冒”样症状或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2 .心脏受累症状常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心前区隐痛、乏力等表现。严重者甚至出现阿斯综合征、心源性休克。3 .主要体征可见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出现第三心音,舒张期奔马律。或有颈静脉怒张、浮肿、肺部啰音及肝大、心脏扩大等心力衰竭体征。重症出现心源性休克体征。三、辅助检查1 .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查CK、AST、1DH增高,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增加。血清病毒中和抗
3、体、血凝抑制抗体或补体结合抗体需反复测定,发病后3周间的两次血清抗体滴度呈四倍增高。2 .X线检查心影扩大或正常。3 .心电图多有ST-T改变,R波降低,病理性Q波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4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示左心室壁弥漫性(或局限性)收缩幅度减低,左心室增大等。四、治疗原则1 .急性期应安慰卧床及补充营养。通常症状于数周内消失。2 .座用营养心肌、促进心肌代谢的药物如三磷腺昔、辅酹A、大剂维生素C、细胞色素C、果糖、肌昔等药物静滴。3 .治疗并发症心力衰竭者给予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由于心肌本身的坏死易导致洋地黄中毒,所以洋地黄用量应偏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循环系统 疾病 病人 护理 病毒性 心肌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