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钓鱼的孩子的古诗.docx
《学钓鱼的孩子的古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钓鱼的孩子的古诗.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蒋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注释1、蓬头:头发散乱,这里用来形容孩子天真可爱的样子。2、稚子:年龄小的、幼稚的孩子。3、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4、莓:一种野草。苔:苔葬植物。映:遮映。5、借问:问、打听。6、应(ying):回应,答应,理睬。作者简介胡令能(785826),唐代诗人,河南郑州中牟县人。早年家贫,做过以修补锅碗盆缸为业的手工业者,人称“胡钉钱”。喜欢列子,又受禅学影响,隐居于圃田(河南郑州中牟莆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全唐诗存其诗四首。作品赏析小儿垂钓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通
2、过典型细节的描写,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天真烂漫的童心和童趣。此诗结构可分为垂钓和问路两部分。前两句重在写幼儿垂钓之形,“蓬头”写小孩的外貌,突出孩子的顽皮天真。“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垂钓小儿头发蓬乱,不加修饰,使人觉得自然可爱。“学”是这首诗的诗眼,因为是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意。而“侧坐”不是安坐、稳坐,又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地生长在阴湿地方的植物,由此可知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不强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被晒的理想的钓鱼之处,描写得兴味盎然。后两句重在传神,有路人打听道路,小儿担心应答的声音惊走了要上钩之鱼,故此从距
3、离较远之处就以招手示意,而不发出声音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孩子的机警聪明。同时,小儿的动作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其后小儿怎样悄悄站起来,走到路人面前,低声告诉路人要去的方向道路,这都是诗人留给读者联想的空间,不必具体交代,诗作就此结束,韵味无穷。这首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纯真和童趣。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年苔”又不是单纯的描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第三句仍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笔墨。全诗从形神两方面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垂钓小儿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实在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钓鱼 孩子 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