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古诗_1.docx
《一年级古诗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古诗_1.docx(5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年级古诗菁选一年级古诗1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年级古诗1课文教学要求1会认“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生字。2 .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3 .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歌所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古诗的韵律美。重点难点1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2 .感受诗歌所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古诗的韵律美。教学课时1 .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认读生字。2 .理解诗意,朗读背诵。教学课件一激趣导入,揭示题目1 .老师
2、知道,大家学过很多古诗,也会背很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背给同学们听?2 .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一一池上。(板书:池上)3 .简介作者。池上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号香山居土。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 .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把诗句读通顺。2 .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注意读准后鼻音“首”,*舌音“采、踪”。(2)齐读古诗。(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小娃偷采白莲)3 .学生再次*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4 .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3、(1)学生结合插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含义。(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5 .全班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感悟诗歌1 .教学前两句诗。(1)学生*、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引导:什么样的荷塘,什么样的白莲?(3)小娃是如何“偷”采白莲的?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4)朗读前两句诗,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5)配乐,再次有节奏地诵读前两句诗。2 .教学后两句诗。(1) *: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行踪
4、)3 .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的纯真、质朴,练习读出诗歌意境。四熟读成诵1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 .熟读成诵。当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时,还可以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并向其他同学学习新的识字方法。小学生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更多的识字方法能使学生体会到识字的乐趣。12古诗二首池上天真无邪1 .学习第二首古诗小池,认读生字。2 .理解诗意,朗读背诵。教学课件一谈话引入,揭示题目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古诗,大家说说这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板书:小池)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这首诗是谁写的?(杨万里)作者简介: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他的
5、诗大多数是描写自然景物的。3 .借助拼音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圈出生字。4 .认读生字。无树爱尖角学生读生字,老师将生字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5 .交流记忆方法。6 .集体反馈。(1)形近字记忆:对一树用一角友一爱(2)编字谜记忆:二儿一一无上头小下头大一一尖6.再读古诗,看谁能把字音读准确。三精读古诗,体会意境1听老师范读,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学生甲:夏天的景色,因为荷花在夏天开放。学生乙:夏天的景色,因为夏天的蜻蜓最常见。(板书:夏天蜻蜓)2 .除了同学们说到的这些景物,你还从诗中看出有什么景物呢?学生甲:有泉水。学生乙:还有树。3 .同学们还有没有不理解、不
6、明白的地方?(泉眼晴柔)老师讲解:“泉眼”就是流出泉水的小洞或裂缝,“晴柔”就是晴天里柔和的风光。4 .根据你对古诗的理解,与小伙伴交流古诗大意。四课后延伸1 .齐背古诗池上小池。2 .请每个学生收集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古诗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在课前导入中让学生背诵上节课学过的古诗池上,创设学习古诗的氛围。在学完小池后,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感受夏天的美好景象。课外让学生搜集有关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学习积累古诗。一年级古诗2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注释1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3 .借问:请问。4 .遥指:远远地指着
7、。简析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古诗 _1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