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教学设计通用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谣教学设计通用5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童谣教学设计童谣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童谣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童遥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在理解童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有节奏地诵读童谣。2、能尝试着用发音相似的词语进行替换、创编童谣。3、感受问答式童谣的诙谐、幽默,体验用方言诵读童谣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1童谣录音(用杨柳青音乐作伴奏)。2、白板图谱。【活动过程】一、游戏我问你答,幼儿介绍各自的姓氏。小朋友,我有个问题想要问问你们,你知道自己姓啥吗?(知道)那
2、我们来玩一个我问你答的游戏,我问到你的时候,你再回答我好吗?老师问你姓啥,幼儿回答我姓X。那你们知道我姓啥吗?有的小朋友知道,有的不知道,那你们应该怎么问我呢?(幼:你姓啥,师:我姓吴)所以你们可以叫我吴老师!二、欣赏、理解童谣。1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前面都有一个姓,今天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姓的童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童谣里的小朋友他姓啥?小耳朵听仔细!(欣赏第一遍童谣)2、提问:童谣里的小朋友姓啥呀?(姓黄)人家是怎么问他的?(你姓啥)他又是怎么回答的?(我姓黄)请你们连起来说一说!(你姓啥,我姓黄)你觉得有趣吗?那你们再来听我念一遍,听听看,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欣赏第二遍童谣。)3、
3、提问: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最喜欢哪一句?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白板引出图谱,并引导大家一起说一说、学一学。三、学习童谣。1师幼结合完整的图谱,一起念。你们真厉害,帮我把图谱填完了,那你们能不能看着图谱跟我一起来念一念呢,我们试试看!刚才我们念了一遍之后,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拎出难句,重点练习)这一句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说!还有吗?(没有了)那我们再看着图谱响亮的来念一念,行吗?(行)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好听的音乐,那我们能不能听着音乐的节奏在完整念一遍呢。你们念得真不错,快表扬表扬自己。2、现在请你们看看图谱上什么最多?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呢?(问)它都用了一个什么词?(什么)那第二列和第四列表示
4、什么呢?(答)是回答问题的对不对?3、师:这首童谣是一问一答的,那好,我想和小朋友继续来玩我问你答的游戏,吴老师问的时候拍手问,小朋友答的时候也要拍手答,听明白了吗?刚刚我问你答,现在我们换一下你问我答行吗?(师幼互换角色)四、简单创编童谣。1你们玩的高兴吗?(高兴)那请你们现在安静的坐好休息一下。你们念童谣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首童谣问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知道提问前一句的第一个字)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姓,那能不能把我们的姓也编到童谣里呢?(能)我来问一个小朋友,你姓啥?俄姓王)哦,姓王,可以怎么编呢?(把王字写出来,老师先来开个头吧,你姓啥?我姓王,接下去应该怎么问呢?啥个王?老虎王。)
5、还有很多小朋友的姓是不同的,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姓编成一首简短童谣(想)今天后面来了很多客人老师,等会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个客人老师,请他们帮你一起编好吗?但是请客人老师帮你的时候你应该怎么邀请呢?(客人老师,我想你们帮帮我的忙,你愿意帮助我吗?)2、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念自编的童谣。客人老师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和客人老师说什么?(谢谢客人老师),今天我们本领就学到这,和客人老师再见吧!童谣教学设计2【活动背景】在开展民间文体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品质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民间文学方面的活动,而民间童谣就是其中的一个点,旨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培养幼儿对苏州地方方言的热爱,从而上升到热爱家乡
6、和家乡文化的情感。我选择的开门歌,是我们苏州非常流行的一首民间童谣,鲜明的结构特点,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重负性的结构形式便于幼儿记忆,互动的形式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配上简单的手指游戏,不仅增加了童谣的趣味性,还能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及注意力。【活动目标】1能熟练、大方地用苏州话讲童谣,心情愉快。2、喜爱手指游戏,锻炼手部肌肉。3、激发热爱家乡、热爱苏州童谣的情感。(评析: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
7、、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三个目标的设计既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形象思维特点,又结合了童谣的特色。)【活动准备】幼儿已经学会童谣金锁银锁和蚊子叮,关于门的图片。小熊等玩具小动物。(幼儿围坐在地毯上)(评析: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知识经验准备的准备是非常不要的,其实,我们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为我这次活动的活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孩子的一些知识经验是非常足的。其次是物质准备:大号的门,和一些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为学习新的童谣创设了直观的形象和适宜的环境。)【活动过程】一、复习童谣金锁银锁和蚊子叮,引起兴趣。1我们的
8、小手会玩游戏的,我们的小手会玩什么游戏呢?2、幼儿到中间,与老师一起玩金锁银锁的游戏。3、刚刚我们游戏是用什么话讲的?我们用苏州话还会玩什么游戏?(蚊子叮)4、好的,我们找边上的好朋友玩一玩。幼儿找个好伙伴,两个两个到中间来玩蚊子叮。5、刚刚我们是两个两个玩的,能不能找多一点的朋友来玩呢?6、幼儿找多一点的伙伴来玩蚊子叮的游戏。(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利用幼儿熟悉的金锁银锁和蚊子叮两首童谣,以边念童谣边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设一个幼儿熟悉的游戏场景,幼儿都被深深吸引。提更高的要求让幼儿玩学过的游戏,触发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二、进入游戏,理解新童谣开门歌。1(叮咚叮咚)呀,谁来了呀
9、?可能它也想和我们玩游戏,客人来了,我们要做什么?2、演示教具,开门,大门开了,进的来吗?(说:大门开开进不来)其余门一样。(最后两扇门请幼儿开)开完五扇门,请小熊进来,拍手欢迎小熊。3、刚刚我们一共开了几扇门,小熊才进来的?4、这里有五扇门,老师手上有五个手指,也有五扇门,你想不想进来?5、老师示范边念童谣,边做手部的动作。让幼儿进来,并和幼儿拥抱。(评析:与幼儿一起迎接客人的到来,在开门的过程中展开了幼儿想像的翅膀,教师的有规律的语言,再次调动幼儿的兴趣,通过一扇扇门的打开,扣动幼儿心弦,在这样的一个游戏过程中,幼儿理解了童谣的内容。老师引入手指游戏让幼儿对童谣更有亲切感,更充满了学习的欲
10、望。)三、尝试自己说童谣。1哟,你们看,谁也来了?(很多小动物),他们都想进到老师的门里来,呆不下了,那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五扇门呀?我们来请小动物好吗?那你想请谁进来呢?我们来试试。2、某某小动物进来了,真开心啊。(评析:一起来请小动物进自己的门,既可以让童谣的游戏情节发展得更完整些,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让幼儿把他们对童谣的理解通过游戏变成事实在在的东西,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的目的。)四、巩固童谣1练习多次,请不同的小朋友,并尝试学小动物的声音来说童谣。2、小结:刚刚我们用苏州话玩了开门这个游戏,还请了很多的小客人来班级里做游戏,真的很开心。那我们能不能请自己的好朋友进来玩呀?3、幼儿请自己的
11、好朋友来玩开门的游戏。(评析:语言活动就要给幼儿说的机会,在说的过程中从语音、语法、语义以及语言运用四个方面掌握母语的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模仿不同小动物的声音请相应的小动物进门,对刚才所学的内容做个巩固。不同动物的转换又会让幼儿觉得新鲜、不枯燥,所以他们又会兴致勃勃地进行游戏,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4、后面还有好多客人老师也想到你们的门里去玩,你们欢不欢迎呀?(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客人老师进行交流、游戏。)(评析:这个环节主要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交往,鼓励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游戏,增进情感交流。)5、这个游戏这么好玩,回去我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来做这个游戏。(评析:这一环节作为
12、延伸活动,旨在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也让家长对幼儿的所学有一个了解和互动。)童谣教学设计3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童谣,理解童谣内容并学习创编童谣。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从小爱护青蛙。活动准备:视频玩具蛤蟆蛤蟆的叫声歌曲数蛤蟆活动过程一、放录音,引起幼儿兴趣。提问:听一听是谁在叫?二、放视频,请幼儿欣赏。1、提问:图上有什么?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本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2、教师小结:青蛙还有一个名字叫蛤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会捉害虫帮助我们保护庄稼,我们要爱护它,别伤害它。三、引导幼儿学习童谣。1出示一只蛤蟆,请幼儿说说蛤蟆的特
13、征。(1)提问: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一段童谣。2、出示第二只蛤蟆。(1)提问: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二段童谣。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诵读整首童谣。四、引导幼儿创编童谣。1、出示第三只蛤蟆提问: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2、引导幼儿把创编好的童谣连起来朗诵一遍。3、引导幼儿给童谣取名字。五、复习童谣。1引导幼儿复习童谣一遍,教幼儿用方言说一遍童谣。2、小结: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还学会了朗诵童谣,又有了新的本领,你们真棒。六、结束部分
14、。放音乐数蛤蟆,师幼一起边朗诵童谣边表演。附童谣:数蛤蟆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童谣教学设计4活动目标1观察图片中尾巴的区别,进一步理解童谣的内容。2、根据问题与图片提供的线索,学习童谣。3、积极地与同伴合作进行问答。活动准备课件-图片活动过程一、激发活动兴趣。观察第一组动物图片(鸭子、公鸡、松鼠)指导语:你们看,谁来了?二、观察尾巴的特征,学习第一段童谣。1观察这三只动物尾巴的特征。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2、根据老师的提问完整回答。指导语: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3、完整朗诵童谣第一段。三、
15、迁移第一段经验,创编第二段童谣。1观察第二组动物图片(猴子、兔子、孑1雀),了解尾巴的特点,激发创编第二段童谣的兴趣。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2、自由创编童谣第二段。3、集体交流。四、用多种形式完整朗诵问答式童谣,感受问答式童谣的特点(问、答)。指导语:这首童谣还可以怎么念?(分组问、答等。)五、拓展经验,激发进一步创编愿望。指导语:除了问小动物的尾巴,还可以问什么呢?尾巴歌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鸭子尾巴扁,公鸡尾巴弯,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什么尾巴长?什么尾巴短?什么尾巴好像一把扇?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扇。童谣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2、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都一定很喜欢娃娃吧?你们自己有玩具娃娃吗?有什么娃娃?(结合学生的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