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讲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docx
《内科护理学讲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护理学讲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十节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IOOom1或循环血量的20%,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上消化道疾病1 .食管疾病可见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损伤等。2 .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为最常见,其次胃癌、急性胃炎(包括药物和嗜酒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害)、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十二指肠炎等。(二)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三)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胆道出血可见胆管或胆囊结石、癌瘤、胆道蛔虫病等: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如胰腺癌;主动脉瘤破入食管、胃十二指肠等。(四)全身性疾病1血液病可见于白血病
2、、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过敏性紫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血友病。3 .应激性溃疡可见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意外、败血症。大手术后、烧伤、休克等引起的应激状态。血管性疾病见于国名性紫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等。4 .其他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二、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性质、部位和出血量及速度。1 .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上消化道出血之后,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者为黑便。幽门以上者为呕血与黑便,但幽门以上Ii变,如出血量较小,速度较慢,也亘无呕血,仅有黑便;幽门以下的部位出血量较尢速度快,61液可反流入胃,除黑
3、便外也可以有呕血。呕血与黑便的颜色,与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呕血多为棕褐色,呈咖啡渣样,如呕血呈鲜红色或有血块,提示出血量大、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黑便如呈柏油样,黏稠而发亮,是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内推进较快,粪便可呈暗红色或鲜红色,酷似下消化道出血;相反,空肠或回肠出血量小,在肠道停留时间较长,也表现为黑便。2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常发生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其程度轻重因出血量大小和失血速度快慢而异。当出血量大而快(大于I(X)OmD时,由于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血脉回心血量相应不足,致心排出量明显降低,可引起头
4、昏、心悸、出汗、恶心、口渴、晕厥等一系列组织缺血的表现。严重者呈休克状态,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绢、意识模糊、尿少、血压下降、心率加快。3 .发热多数病人出血后24小时内出现发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可自行消退。目前认为发热与循环血量减少,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如体温持续不退,需排除其他感染等。4 .氮质血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由于大量血液进入肠道,其蛋白质消化产物被吸收,血液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增高,称肠源性氮质血症。同时,出血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而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也可导致血尿素氮增高。当休克纠正后,尿素氮继续
5、升高或持续增高超过34天,临床上无明显脱水或肾功能不全证据,则提示有上消化道继续出血或再次出血;如无活动性出血的证据,且血容量已基本补足而尿量仍少,则应考虑是否休克时间过长导致肾衰竭。5 .血象的改变出血34小时后可有贫血。一般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见增高,47天可达5%15%,出血停止后逐渐降至正常,如出血不止可持续升高。白细胞计数在出血后25小时升高,可达(1020)X1O9/1,血止后23天恢复正常。但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如同时有脾功能亢进,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三、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检测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比容、尿素氮、肝功能、大便隐血试验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 护理 讲义 消化道 大量 出血 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