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人类疱疹病毒4型发病机制传播途径病毒形态感染引起疾病及检查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人类疱疹病毒4型发病机制传播途径病毒形态感染引起疾病及检查方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临床人类疱疹病毒4型发病机制、传播途径、病毒形态、感染引起疾病及检查方法EB病毒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它是一种丫亚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DNA致瘤病毒,主要感染口咽部淋巴细胞,也可以感染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经口密切接触为其主要传播途径,多发生于儿童期,除免疫缺陷者感染时可危及生命外,大多预后良好。EB病毒以潜伏感染方式最常见,有90%以上的人EB病毒呈终身潜伏感染,病毒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启动而致癌。EB病毒与鼻咽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霍奇金及非霍奇金淋巴瘤、非洲儿童淋巴瘤及包括胃癌在内的上皮细胞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圆形、直径180200nm,
2、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核样物为直径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双股线性DNA,其长度随不同毒株而异平均为17.5X104bp分子量108。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囊膜由感染细胞的核膜组成,其上有病毒编码的膜糖蛋白,有识别淋巴细胞上的EB病毒受体,及与细胞融合等功能。此外在囊膜与衣壳之间还有一层蛋白被膜。EBV具有在体内外专一性地感染人类及某些灵长类B细胞的生物学特性。EB病毒对生长要求特殊,需在非洲淋巴瘤细胞、传染性单亚科病毒临床特性O抱单纯抱疹病迅速增殖.引起细胞病变,宿匚范国广.可在神经组织中建立潜伏感染疹病水痘-带状抱毒疹病毒疱巨细胞病毒宿主范用牧窄生.周
3、期可引起感染细胞形成巨细胞,能在唾液腺、仔疹病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中引起隐性感染毒Y痢EB病库疹病宿上瓶困最窄,感染的靶细胞I:.要是B细胞,病毒可在细胭内K期潜伏(唯一能引起人类感染的淋巴滤泡病毒)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白血病细胞和健康人脑细胞等培养分离。EB病毒感染人群分布广泛,多呈散发性,亦可引起流行。全年均有发病,似以晚秋初冬为多。病毒携带者和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口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IM也俗称“接吻病”;飞沫传播虽有可能,但并不重要,也可经输血传染。一次得病后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EBV最初复制部位是口咽部,在B淋巴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大量
4、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并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EB病毒活化形成的复发感染。一般认为细胞免疫对病毒活化的“监视”和清除转化的B淋细胞起关键作用。由EBV感染引起或与EBV感染有关疾病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1eosis,IM):潜伏期515天,一般为911天;起病急缓不一,约40%患者有前驱症状,历时45天,如乏力、头痛、纳差、恶心、稀便、畏寒等;本病的症状虽多样化,但大多数可出现较典型的症状。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特征。年龄越小,症状
5、越不典型。1、发热除极轻型病例外,均有发热,体温自38.540C不等,可呈弛张、不规则或稽留型,热程自数日至数周,甚至数月;可伴有寒战和多汗;病程早期可有相对缓慢;中毒症状多不严重。2、淋巴结肿大60%的患者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皆可被累及,以颈淋巴结最为常见,腋下、腹股沟次之,胸廓、纵隔、肠系膜淋巴结偶亦可累及;直径14cm,呈中等硬度,分散而不粘连,无明显压痛,不化脓,两侧不对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引起腹痛及压痛;肿大淋巴结消退需数周至数月。3、咽痛约半数患者有咽痛,咽、悬雍垂、扁桃体等充血、水肿或肿大,腭部可见小出血点,少数有溃疡或假膜形成;齿龈也可肿胀,并有溃疡;喉和气管的水肿和阻
6、塞少见。4、肝脾肿大约10%病例有肝肿大,肝功能异常者可达2/3,约5%15%出现黄疸;肝功能在2周2月内恢复,一般不引起慢性肝病。少数患儿发生重症肝炎样表现。几乎所有病例均有脾肿大,大多仅在肋缘下23cm,偶可发生脾破裂。5、皮疹约10%的病例出现皮疹,呈多形性,有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结节性红斑、等麻疹等,偶呈出血性;多见于躯干部,较少波及肢体,常在起病后12周内出现,37天消退,不留痕迹,未见脱屑;比较典型者为黏膜疹,表现为多发性针尖样淤点,见于软、硬腭的交界处。50%可有眼睑水肿。6、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系统极少被累及,表现为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干脑炎、周围神经炎等,临床上可出现
7、相应的症状;脑脊液中可有中等度蛋白质和淋巴细胞增多,并可见异常淋巴细胞;预后大多良好,病情重危者痊愈后也多不留后遗症。检查1、EB病毒抗体测定人体受EB病毒感染后,可以产生膜壳抗体、抗膜抗体、早期抗体、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病毒相关核抗体等。其中以抗-VCAIgM、和IgG较为常用,前者出现早、消失快、灵敏性与特异性高,有早期诊断价值,后者出现时间早,滴度较高且可持续终身,宜用于流行病学调查。2、EB病毒DNA检测外周血EBV-DNA是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方法,在抗体反应尚不明确时,可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但是病程14天,多数EBVTM患者血清中已检测不到病毒核酸,病程22天后,EBV-IM血清中均检测不到EBV核酸。EBV病毒载量检测:EBV载量检测可以鉴别EBV健康携带者的低水平复制与EBV相关疾病患者高水平活动性感染。活动性EBV感染或EBV相关肿瘤患者血清或血浆中常有高水平的EBV-DNA载量,而EBV健康携带者血淋巴细胞内可能存在低水平的EBV-DNA载量,其血清或血浆中检测不到EBV-DNA。培养很少用于临床。测定血清中牛红细胞溶血素具诊断价值(效价在1:400以上)。本病急性期尚可测到自身抗体,如抗i抗体(抗原i仅有于胎儿细胞内)、抗核抗体等。抗凝集效价高时可致自身溶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