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家思想与西方法治思想的对比策略研讨.docx
《中国法家思想与西方法治思想的对比策略研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家思想与西方法治思想的对比策略研讨.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在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中,法家是比较显著的一家。法家学派提出了以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而且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是先秦时期对法律最重视的一家。我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西方文明发展的成果,是西方国家献给人类的一项有关法律的智慧果实,它提出的现代法治与民主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一、中国法家的法治思想法家学派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思想发展史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因为法家提出的以法治国法自君出明法审令等主张,适应了我国尤其是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纷乱时期,对于之后秦统一六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法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经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巨变与重大变革,法家学派应运产生并
2、得到良好发展。到了东周年代,常年征战使得社会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社会统治呈现出礼乐征伐自侯出的动乱局面。这一阶段,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都纷纷对动乱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自己的救世主张。儒家提倡以礼治国、克己复礼、道家倡导无为而治、墨家提出的兼爱、非攻的济世主张,他们的这些思想与主张都没有改变诸侯争霸、社会分崩离析的状况。然而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它摒弃了用礼治、德治、无为等方式来实行社会变革的思想,主张用法治的方式来重新建构社会秩序。法家提出无力则国必削弱,认为国家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制则国家必定会被削弱。法家学派的这种唯
3、法为治的主张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将法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法家思想是应对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从春秋时期开始,重视法律、提倡用法律治理国家的法学家们纷纷涌现。从春秋年间的管仲、子产,战国年代的商鞅、李悝、申不害等都是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创立并发展了法家学派。战国时期韩国的韩非子将先秦时期的法家思想发展到鼎盛。他的以法治国的思想体系可以分成3个部分:一是尚法,以商鞅为源;二是用术,以申不害为源;三是重势,以慎到为源。君主要制定一套使得全国上上下下的臣民都普遍遵守的法律体系,这样才能增强君主的权威,实现绝对统治,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二)法家思想的内涵1 .性恶论
4、。法家学派的思想家普遍认为人性本恶,他们继承并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观。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一种自然属性,人有可以转恶的趋势,也有可以转向善的可能。法家学派的观点区别于此,他们认为人生来为恶。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求名求利才是人的追求。基于这点,法家学派认为要实现全国的大一统,就要灭人欲,彻底压制人的恶性,通过建立严密的中央集权来控制臣民,法律是保证中央集权得以实现的武器,只有建立一套严刑峻法,让臣民都普遍遵守,才能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减少暴动的发生。2 .强调法律的作用。法家学派通过法治来实现治理国家的大计。他们认为必须用法律来制约和管理人民,才能更好的统治人民。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但是,君主并
5、不是随意的制定、执行法律,凡治天下,必因民情,法律的制定不但要符合自然相协调,而且要合乎是非曲直。与此同时,法的执行要体现公正,执法必信,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等都体现出了当时法律被公正执行。3 .主张锐意改革。法家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法律制定和发展思想。认为法律的发展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发展,在法律的制定与修改上,要不断有所变革,不因循守旧,法律才能更好的被适用。4 .尊君主抑臣。法家提出,法治的治国策略是实现国富、兵强的必要手段。法律施行的目的是加强君主集权,满足君主的意志与利益。因此,法律是围绕在国家的政治权力周围的,君主权力的行使是法律的主要渊源。要通过严密、苛刻的刑罚制度来实现绝
6、对的君主权威。秦国灭亡之后,法家思想逐渐被世人诟病,法家思想被等同于暴政。但是,我们并不能否定法家思想中的法治精神:首先,将法律置于社会治理的重要位置、极其重视法律的权威与作用;其次,提倡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实现刑无等级的目的,体现出了法律要公正;再次,主张法与时移,法律要跟随时代的变迁实现变革与发展。这都闪现出了现代法治的色彩与光辉,甚至对于现阶段我们的法治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二、西方的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法治被逐渐完善的前提条件,它是人们对于法制体制、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等的抽象化认识,是对法律在制定、施行中的态度、期望、认识、反应、评价等构成的价值体系。(一)西方法治观念的发展西方法治观念的
7、形成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梭伦变法是法治观念形成的起始点,亚里士多德将其理论化。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优于人治。他认为法治的形成应该满足两个条件: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这意味着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公民都必须受法律的约束;法律必须满足城邦最大多数人的意志与利益,获得民众基础,这是良法的表现。当时人们普遍认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观点,但是当时法治仍是一种设想,没有脱离正义而独立存在,城邦中也没有单独的法律制度与规定。到了古罗马时期,贸易的繁荣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公民与公民的交往频繁起来,催生了约束公民行为的公民法;罗马后期,开始对外征战,万民法由此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法家 思想 西方 法治 对比 策略 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