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智能柔性调控终端技术规范书.docx
《31 智能柔性调控终端技术规范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 智能柔性调控终端技术规范书.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目录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技术要求2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智能柔性调控终端(以下简称“调控终端”)的技术指标、功能要求、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功能配置、外观结构等要求,适用于I型和I【型智能柔性调控终端的招标、验收、质量监督等工作。凡本文件中未述及,但在有关国家、电力行业或IEC等标准中做了规定的条文,应按相应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26722016电力需求响应系统通用技术规范GB/T3
2、21272015需求响应效果监测与综合效益评价导则GB/T151482008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7215.211-2023电测量设备(交流)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GB/T17626.
3、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6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11-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198622016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分类(IP代码)D1/T5332007电力负荷管理终端D1/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讯协议D1/T18672018电力需求响应
4、信息交换规范Q/CSG12040092015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Q/CSG12090052015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费控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要求Q/CSG1209006-201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关于D1/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的扩展协议Q/CSG12090222019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上行通信规约当引用标准与本文件的要求有冲突时,应以本文件为准。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电力柔性负荷可参与电网运行控制,能够与电网进行能量互动,具有柔性特征的负荷。负荷柔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灵活可变。电力柔性负荷分为I类柔性
5、负荷和H类柔性负荷。I类柔性负荷为连续调节型负荷,主要包括低压分布式光伏、配用电侧分布式储能、充电负荷、空调负荷、移动通信基站负荷等,及其他可以通过系统、终端直控连续调节功率的负荷。类柔性负荷为可平移、可转移、可削减的生产类负荷。3.2智能柔性调控终端用于对柔性负荷进行监测、调节和控制的终端设备,按照功能场景可分为I型智能柔性调控终端和II型智能柔性调控终端。4技术要求4. 1规格要求调控终端的电压、电流规格要求见表1。表1规格要求调控终端类别电压规格电流规格i-tr(nx)接线方式标称频率I型智能柔性调控终端3X220/380V2-5(630)A三相四线50Hz0.2-0.5(100)A0.
6、01-0.05(10)H型智能柔性调控终端220V/单相5. 2环境条件6. 2.1参比温度及参比湿度参比温度为23,允许偏差2;参比相对湿度为60乐允许偏差15%。中国南方电网CHINASOUTHERNPOWERGRID4.2.2温度范围表2温度范围安装方式室内(H1和H2)室外(H3)规定的工作范围-1055-2565极限工作范围-2570-2570储存和运输极限范围-2570-25854.2.3湿度范围表3相对湿度年平均75%40天(这些夭以自然方式分布在一年中)95%在其余时间有时达到85%4.2.4大气压力63.OkPa-106.OkPa(海拔400Om及以下),特殊要求除外。4.3
7、机械影响智能柔性调控终端应能承受正常运行及常规运输条件下的机械振动和冲击而不造成失效和损坏。机械振动强度要求: 频率范围:10Hz-150Hz; 位移幅值:0.075mm(频率W60Hz); 加速度幅值:10ms2(频率60Hz)。2. 4工作电源4. 4.1一般要求I型智能柔性调控终端采用交流三相四线供电。在断相或两相电压的条件下,交流电源能维持调控终端正常工作和通信。II型智能柔性调控终端采用交流单相供电。5. 4.2额定值及允许偏差电压:I型智能柔性调控终端额定电压为AC3X220380V,型智能柔性调控终端额定电压为AC220V;允许偏差-30%+30%;频率:50Hz,允许偏差-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1 智能柔性调控终端技术规范书 智能 柔性 调控 终端 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