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十篇.docx
《2023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研讨材料十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篇,共十篇关于开展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工程经验发言材料乡村振兴的目标,过去提出的是“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党的二十大首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美”成为新的关键词。梳理乡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提出是逐步演进的。美丽乡村建设,缘起2003年浙江“千万工程”;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3年),明确要求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2023年,党的二十大
2、报告指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在以往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面向新发展阶段作出的新部署,为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指明了方向。从美丽乡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对乡村现代化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在浙江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方毅介绍,浙江将以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主抓手,以美丽乡村为底色,以
3、未来乡村为示范,以共同富裕为追求,围绕“环境和美、产业和融、人文和润、治理和谐、生活和顺”,点线面结合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今年的XX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一体,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二十年来,XX持续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了两轮村庄环境整治,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实现全覆盖,美丽乡村达标村占比为97%,XX的农村呈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新气象。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XX的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进展不均衡,农村建设规划
4、还有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顺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的内在要求。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近年来,虽然XX持续加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但是与广大农民的需求相比、与城镇的条件相比、与乡村长远发展的需要相比都还存在较大差距。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进乡村水利、公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养老、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场所建设,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不断
5、提高农村发展的质量。健全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善于找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清单化”方式推进工作,不留死角。加强城乡规划衔接,不同层级明确不同建设重点,实现功能衔接互补、资源统筹配置。二是注重保护和发展齐头并进。在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XX农村历史遗存遍布,人文资源丰富,要守正创新,统筹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传承,让乡村留住记忆,让百姓记住乡愁,促进差异化协调发展,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在保护基础上做好生态资源价值挖掘,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6、建设宜居宜业的“绿色生产基地+优美自然景观+美丽和谐乡村”的持续发展融合体,把乡村生态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让农民充分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本质是从农民需要出发、从农民喜好着手,最终落脚点是让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感受到获得感和幸福感。农民是乡村的主人,要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切实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利,完善农民参与乡村事务的决策与监督等制度,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建立符合农业农村创新规律的人才支撑、资金保障、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政策体系,激发乡村创新活力,完善乡村创新体系,引导农业农村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下乡、返乡创业。四是深
7、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要加强乡村治理,通过制定规范、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等方式,推进移风易俗,营造乡村社会新风尚。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快数字化发展,构建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入挖掘、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将乡村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让乡村文化艺术走进农民日常生活,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深度融合。第一篇2023年度开展关于深化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的研讨交流材料深化千万工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需要坚定目标、待之以恒,也需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更需
8、要以人为本、务实苦干。一、用更加务实的举措深化农村环境治理,进一步提升“生态之美”从“长三角”看,浙江的比较优势是生态优势;从全国春,浙江的“美”主要体现在绿水青山环绕下的乡村之美。深化干万丁程建设美丽乡村,必须牢牢守住“生态良好”这条底线。我们要以更务实的举措,深化农村环境整治,治水治气、拆违治乱、绿化彩化,让全省农村生态待续好转、不断提升浙江的“生态之美”。当前,关键是抓好三件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点多面广,是难啃的硬骨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全面落实工作计划,抓紧各项工作。要坚持质匿导向,速度服从质量,不能“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特别是开工慢、起步晚的地方,更要把质量摆在首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浙江 千万 工程 经验 研讨 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