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版《中国药典》通则0531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通则.docx
《2015年版《中国药典》通则0531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通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版《中国药典》通则0531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通则.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0531超临界流体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upercritica1f1uidchromatography,SFO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方法。超临界流体是一种物质状态。某些纯物质具有三相点和临界点。在三相点时,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处于平衡状态。而在超临界温度下,物质的气相和液相具有相同的密度。当处于临界温度以上,则不管施加多大压力,气体也不会液化。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物质以超临界流体状态存在;在超临界状态下,随温度、压力的升降,流体的密度会变化。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的一些物质,它们的物理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临界温度通常高于物质的沸点和三相点。超临界流体
2、具有对于色谱分离极其有利的物理性质。它们的这些性质恰好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使超临界流体色谱兼具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特点。超临界流体的扩散系数和黏度接近于气体,因此溶质的传质阻力小,用作流动相可以获得快速高效分离。另一方面,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与液体类似,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这样就便于在较低温度下分离难挥发、热不稳定性和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超临界流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扩散、黏度和溶剂力等,都是密度的函数。因此,只要改变流体的密度,就可以改变流体的性质,从类似气体到类似液体,无需通过气液平衡曲线。通过调节温度、压力以改变流体的密度优化分离效果。精密控制流体的温度和压力,以保证在分离过程中流体一
3、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在进入检测器前可以转化为气体、液体或保持其超临界流体状态。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的很多部件类似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高压泵(又称流体传输单元)、分析单元和控制系统。高压泵系统要有高的精密度和稳定性,以获得无脉冲、流速精确稳定的超临界流体的输送。分析单元主要由进样阀、色谱柱、阻力器、检测器构成。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控制高压泵保持柱温箱温度的稳定,实现数据处理及显示等。(1)色谱柱超临界流体色谱中的色谱柱可以是填充柱也可以是毛细管柱,分别为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法(pSFC)和毛细管超临界流体色谱法(cSFC)o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依据待测物性质选择不同的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药典 2015年版中国药典通则0531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通则 2015 年版 中国 药典 通则 0531 临界 流体 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