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瓦弄大捷.docx
《远去的瓦弄大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去的瓦弄大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远去的瓦弄大捷中印已经隔着嘎灵公台地对峙。印军将整个10月都作为瓦弄战争月在纪念,伪造战史,塑造英雄,重建话语,那句Wa1ongwi11neverfa11again”(瓦弄再也不会陷落)成为鼓动军民的最雄心壮志的口号。目录1 .第一阶段反击作战12 .第二阶段反击作战23 .丁盛少将率军打出瓦弄大捷,成为印军一生噩梦31 .第一阶段反击作战1962年7月,印军由瓦弄向北入侵,占领了横跨“麦克马洪线”的呷灵公台地,并在瓦弄地区不断增兵。昌都军分区于7月集中了步兵第153团加强营、昌都军分区独立营,共18个连队另1个排,计1800余人。总参谋部指示:“无命令不准越过麦克马洪线,不先敌开枪,不攻占呷
2、灵公。”10月22日,加强营5连2排在呷灵公距敌30米处佯动时,印军首先开枪。总参谋部的命令:“印军既与我打响,我可在充分准备、确有把握时,攻歼呷灵公印军。”佯动由此转入进攻。我军在攻克呷灵公、越过“麦克马洪线”后,连续攻克了生呷新、加秋(尼曲通)、古玉通、打坝、比通、登坑、曲宗、奴能、根堆共10个印军据点,直抵瓦弄印军前沿阵地。23 .第二阶段反击作战印度急调“印军王牌部队”11步兵旅(辖4个步兵营)到瓦弄增援。130师被调动过来支援。为了统一指挥,中央军委指示第54军军长丁盛组建一个指挥所,简称“丁指”。为了给尼赫鲁11月14日的寿辰献上厚礼,挽回克节朗大败的颜面,第4军军长考尔中将指挥对
3、瓦弄前沿曲子扎公我军“05”“06”高地进攻,这也是1962年印军唯一一次进攻。被我军英勇粉碎。16B,我军提前发起战役总攻。由于没有实施战役大纵深迂回,总体上是正面强攻,加之因敌情变化而提前2天发起总攻,准备比较仓促,因而攻坚作战打得很艰苦。瓦弄战役中,我军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一举攻克瓦弄,基本歼灭了印军步兵第11旅,击毙754人,俘虏502人。我军牺牲198人、负伤554人。经过100多公里追击,我军团主力到达总参谋部指示的追击目的地萨木维尔村,5连则抵达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金古底,奉命停止追击。印军虽然准备了三个星期,采取了攻势,仍一败涂地,尼赫鲁的权威至此碎了满地。1962年1
4、2月1日起撤军返回。1963年4月至5月在察隅地区的巴底通,我军主动释放了被俘的全部印军官兵。3.丁盛少将率军打出瓦弄大捷,成为印军一生噩梦这是一场让印度举国震惊的战斗。1962年11月,解放军第54军130实在丁盛少将的指挥下,仅用一天时间就彻底击溃了印军的王牌部队,并毁灭了该地区印军的数百个堡垒据点,行动之快堪称奇迹。这一战也从此成为印军一生的噩梦,直到今天仍难以消除这份恐惧。那么,丁盛将军是如何打出大捷的?对印度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自从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就一直觊觎中国,不断派兵尝试。为此,中国本着睦邻友好的态度,试图与印方和平解决矛盾,然而中国的忍让反而促使印度的野心进一步扩大。19
5、62年10月,面对印度的一再挑衅,忍无可忍的中国决定派遣边防部队给印度上一课,著名的中印战争由此爆发。在这场仅仅持续了一个月的战斗中,中国解放军在瓦弄地区的打劫拉开了中印战争的序幕。瓦诺位于中印交界地区,总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是印度进入中国的必经之处。而早在正式进宫之前,印军就已经在这里修建了众多堪称进可攻、退可守的碉堡和据点。附近的中国军队只有边防军52只和53师组成的三个团和保安分队,面对来势汹汹的印军,实在没有把握。为此,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亲自点名,令少将丁盛率领第54军第130师前往迎战。少将丁盛生于1913年,江西赣州人,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等诸多恶战,战功赫赫,
6、是四爷有名的虎将。丁盛将军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还具有丰富的高原作战经验,所以指挥瓦弄之战非他莫属。而接到命令后,丁盛立刻下令130师迅速从四川等地集结,火速奔向作战地区。130师的前身是抗战时期与冀中地区组建的八路军第三纵队。解放战争期间,该师参与了解放广东的战斗,功劳甚大,又在朝鲜战争中重创了南朝鲜军最精锐的首都师,是解放军的王牌部队之一,而他们面对的印军第四师第11旅来列颇为不凡。这支部队在二战中曾被编入英国第八集团军,在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元帅的指挥下节同英军击败了沙漠之狐隆美尔率领的德国陆军精锐,也算是印军中的王牌部队。此次印军派遣该旅率领麾下四个步兵营和四个直属炮兵连共两千余人驻扎瓦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远去 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