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体现民本思想的句子.docx
《论语中体现民本思想的句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中体现民本思想的句子.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民本思想在论语中的直接表述1孔子对民”的界定要了解孔子的民本思想,先来看孔子是如何界定民的。民在古代有多种意义。可以指人,如诗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可以包括在内,所谓四民之民,如齐语中四民者无使杂处。这里的民即土、农、工、商。民也可指被统治者,如诗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当时的民,一般而言,不包括奴隶在内,周语中子孙为隶,不夷于民可证。论语中民出现48次,有42次是指老百姓,有6次指一般人(广义的人)。由此看来,孔子认为民即人民,指老百姓,并非一种特殊身份。虽然在孔子眼里,有君子与小人的严格区分,还有斯为下”的民,但这种区分不是阶级差别的区分,而是民内部的区分。孔
2、子所界定的民应是被统治的老百姓。就孔子把被统治的老百姓(包括奴隶等)看作邦之本来说,无疑是较之前的民本思想进步。2.民本思想在论语中的直接表述学而篇第5则中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其中的人即是民,避下句的民字。包咸注:节用而不奢侈,国以民为本,故爰养之。也就是说,孔子要求治者节俭而爱民,并使民不误农时。不仅这样,孔子还认为治者应使民服,使民敬。为政篇第19则有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要求治者举贤才而用之,让民心服。为政篇第20则有临之以庄,则敬,要求统治者对待民的事情要严肃认真,才会获得民的敬重。孔子也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以教化民,如为政篇第3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才会
3、有耻且格。雍也篇第22则有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要治者专心于民,近民而不是近鬼神。颜渊篇第7则中,孔子认为在食、兵、民信之三个方面,民信之是最重要的,因为民无信不立,也就是说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政府是站不起来的。子路篇第4贝h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即是说统治者好礼、好义、好信,则可获民心,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戴。尧日篇第1则: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尧日篇第2则: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就会惠而不费。归纳起来,孔子认为统治者要巩固统治就必须获得民心,获得了民心就会“居其所而众星拱
4、之”,孔子也把是否获得民心作为一个道德评判标准。“民无能名焉的尧是孔子心目中的贤君,民到于今而称之的伯夷叔齐虽饿死首阳山下,在孔子看来也是“求仁而得仁”的古之贤者。”齐景公虽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对这类人,孔子是嗤之以鼻的。孔子甚至把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捧到圣的地位,并强烈谴责以不教民战”的弃民、不爱惜人的生命的行为。孔子的民本思想虽还上缴消极,只是寄托在统治阶级的良心发现上,但在客观上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孔子在世时已有一些国家开始采取一些温和措施以缓解阶级矛盾,不仅如此,孔子这种用民称来评价君政绩的道德准绳也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民本思想作为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之一,在孔子的言行中
5、难免会渗透进去,在论语中即有多处间接体现出孔子的民本思想。1 .体现在论语所引文献中孔子对以前的文献边学习边整理,同时向弟子传授。论语涉及的有易书诗等,虽有礼,却不是简册。孔子在论语中所引文献,不是从纯文学角度,而是从为我所用,当作行道的工具的角度征引。在三种文献中,引诗最多,直接引用或间接涉及17处之多,而书易均仅3处。孔子特别看重诗的原因,探究起来,有如下原因。首先与诗在当时的地位有关,诗是当时统治阶层在宗教仪式、日常交际、外交言语中不可或缺的,不以诗,无以言,甚而至于有引诗失当而操戈相向的,也有以诗化干戈为玉帛的,这在左传上有诸多记载,无需赘述。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孔子的重民思想
6、。因为在诗中保存了大量有关民的狩猎、劳作、爱情生活的诗篇,贴近民的生活,反映民的喜怒哀乐,这正是易书所不能比的,易只不过是古代用以占筮的书,尚书只不过是政治文件的汇编。因此,孔子主要引诗的原因,一是随大流,二是与他的重民思想有关。当然,诗在当时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也是与当时的重民思想及民本身地位上升有关。2 .体现在解答弟子的问题中子路篇第4则,樊迟请学稼。子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日:小人哉,樊须也!焉用稼?宪问篇第5则,南宫适问于孔子日:羿善射,葵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日: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樊迟学稼、学圃被孔子斥为小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体现 民本 思想 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