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卒中发生率.docx
《2023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卒中发生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卒中发生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卒中发生率心房颤动(AF)大大增加了中风的风险1,使预防中风成为房颤管理的中心原则。临床指南强调对中风风险较高的患者使用华法林或直接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根据CHA2DS2VASc评分估计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75(加倍)、糖尿病、中风(加倍),血管疾病、年龄65-74和性别类别(女性)2o因出血风险高而无法抗凝的患者可考虑左心耳闭塞。这些方法主要针对房颤中风的心脏栓塞原因。然而,房颤的中风并不都是由栓塞引起的3-4。事实上,较高的CHA2DS2VASc评分对患有和不患有房颤的人的中风风险的预测相似5。尽管进行了抗凝治疗,但许多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
2、仍然增加,因为它不能消除非栓塞性中风的风险3-4o此外,缺血性心脏病,而不是心源性栓塞性中风,是房颤患者死亡的主要具体原因6-7。因此,房颤患者从积极管理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因素中获益至少与非房颤患者一样多网。血脂异常是房颤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中风的一个未被充分重视的可改变风险因素9。在普通人群中,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D1-C)可显著降低包括中风在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10-13。尽管如此,对使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房颤患者中风风险的重视程度最低。事实上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仅在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有害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或房颤的主要预防方面提到他汀类药物2/4
3、。这突出表明需要证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是否能改善房颤患者的预后。一个潜在的担忧是,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可能会通过降低脂质水平来增加出血性中风的风险10,15-16,这可能与决定在房颤抗凝患者中使用他汀类药物有关。鉴于这些知识差距,新近发表了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以量化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由于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降低1D1-C水平来降低卒中风险,该研究还想研究1D1-C平与卒中之间的相关性。作者假设他汀类药物暴露与较低的卒中发生率有关,而1D1-C水平较高与较高的卒中发生发生率有关。作为次要目标,该研究探讨了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和1D1-C水平与出血性中风风险的关系。该研究对2
4、009年至2019年间诊断为房颤的年龄66岁的患者进行了一项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病因特异性风险回归来确定他汀类药物使用与中风率的相关性。开发了第二个模型,以在房颤诊断前一年通过可用测量进一步调整患者亚组的脂质水平。这两个模型在基线时均对年龄、性S1k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疾病和P2Y12抑制剂进行了调整,并将抗凝作为时变协变量。该研究入选了261659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中位年龄78岁;49%为女性)。在前一年,142834例(54.6%)患者使用了他汀类药物,145673例(55.7%)患者进行了脂质测量。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较低的卒中发生率有关,在整个
5、队列中,调整后的风险比为0.83,在调整脂质数据时,调整后风险比为0.87。随着1D1-C增加1.5mmo1/1,卒中率以接近线性的方式增加17。在这个基于人群的房颤患者队列中,在调整了卒中风险因素和抗血栓治疗后,他汀类药物暴露与卒中发生率显著降低有关。在根据现有数据对患者的脂质水平进行调整后,这种保护性关联仍然存在。上述研究观察到1D1-C水平1.5mmo1/1与较高的卒中发生率逐渐相关。出血性中风很少被观察到,并且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或1D1-C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目前只有少数研究检测了房颤患者中风率与他汀类药物使用或脂质水平之间的关系。Qi等18对424例因缺血性卒中到急诊室就诊的非瓣膜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老年 心房 颤动 患者 类药物 使用 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