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课例《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观摩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课例《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观摩心得.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单元课例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观摩心得一、大单元整体设计思路有幸加入了老师组织的“新教材磨课群”,线上观摩了第86期磨课。本期内容为“单元教学设计之选必三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是由戈老师策划,其团队的三位老师设计分享的单元教学课例。因为当晚不舒服,后边花时间看了回放、做了笔记,收获很大,深受启发,现在又从头梳理,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当更有裨益。1、大概念的选择背景姚老师从人地矛盾加剧、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和学科要求三方面引出学习本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解决了“为什么学”的问题。在后续讨论中,大家就该内容的大概念是什么没有达成一致,陈老师建议用DPSIR,比较科学和上位。2、大单元课标的梳理
2、我之前的教学虽然也都充分分析课程标准,但没有想过对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部分的课程标准进行整合,参与这次磨课后恍然大悟,大单元是怎么产生的,首先就是要对相关课程标准进行梳理与整合,并且找到多条标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图。3、构建知识体系明确表达知识体系结构,将知识体系先告知学生,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激起求知欲望,把三方面内容归纳为“人对地”、“地对人”和“人地协调”,这样的思维路径正体现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值得借鉴。4、明确课时安排课时安排的撰写也是一大亮点,单元逻辑一一课时内容一一学习目标一一落实素养,一目了然,思路清晰,逻辑顺畅。明确课时安排,完成教学设计5、学情和教材分析对于复习课需充
3、分考虑新旧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和学生前期的学习情况。给我的启示是备课时可在课标的统领下充分考虑现行五版教材的设计逻辑和素材选取,找到最优设计路径;教材编写在前,对于教学来说便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对教材内容也要进行一定的整合和添补;另外情境化教学应贯穿始终,解决真实情境问题是新高考对学生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二、课时设计1、以逻辑学的基本方法建立教学思路引入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得教学设计的思路更加合理、逻辑更加严密,形成认知线条,并且设计的思路是建立在课前的学情调查和纸笔测试基础上的,这样的设计出来的思路更贴近学情,更容易发现问题。2、建立“活动探究一一环节分解一一总结转承(升华)”的课
4、时教学结构每一课时分解为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创设一个真实情境以设计活动探究,探究分步骤分环节进行,各环节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层层递进,逐步升华,最后转承到下一任务。探究过程分小组进行,任务指令要明确,要为学生的探究搭建好“脚手架”(如不完善的思维导图、收集整理的资料包等),须具有可操作性,小组的设置可各层次搭配也可按层次分组;尊重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给学生展示的平台。3、情境案例的选择来源广泛且有代表性老师要想上好课,备课时必得查阅很多相关资料,尤其是所授课领域的最新有效成果等,这需要老师有较强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和对素材的敏感性,甄别、挖掘有用素材,这项能力真的需要好好修炼。如王老师选择的青海省
5、“绿电之路”、“暖巢壹号”、杭州湾滩涂区的增汇之道等,我的第一反应是“我怎样才能练就一双发掘优秀素材的慧眼?”。4、教学反思真的很重要上完课后不进行反思,教师还是在“原地踏步”,这节课上得如何?有何不足?该如何改进?在教学中发现了哪些困惑?如何解决这些困惑?这一系列问题如果想清楚了,我们就真的进步了。三、评课促进共同进步三位老师的讲述结束后,小哈老师组织的评课,深入探讨了该内容的细节,并集思广益对相关课型的设计进行整体思考。如大单元教学设计不能没有大概念,大概念是什么?如何提炼?这些问题在评课中得到了解决;陈老师提供的“驱动力一压力一状态一影响一响应(DPSIR)”对于解决环境问题的确是很好的思维路径。让我认识到评课是在课例分享后的取长补短、总结升华,不管对于教学内容的完善还是教学方法的改进都很大的帮助。上图的第4个问题也是我的困惑,高三复习时间很紧张,这样的设计需要耗费的时间较多,是否会影响教学进度?参与这次磨课,让我觉得自己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异彩纷呈,获益良多,想要进步还得多向优秀的老师学习、求教,这个团队就是个学习的好平台,“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席老师对我说“同心者同路,同路者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