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与磁》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示例及反思.docx
《《电与磁》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示例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与磁》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示例及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电与磁大单元教学整体构建、示例及反思一、单元主题:电与磁内容范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部分),第二十章,第二十二章(部分)。二、课标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3年版)中指出“物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认识电和磁,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所学模型分析常见的物理问题;能对相关问题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具有初步的科学推理能力;有利用证据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意识,能使
2、用简单和直接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初步的科学论证能力;能独立思考,对相关信息、方案和结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具有质疑创新的意识。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会通过实践操作等方式收集信息,初步具有获取证据的能力;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初步具有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自我反思和听取他人意见,具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三、单元目标: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了解静电现象;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防止和利用的技术
3、。2 .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3,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 .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知道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5 .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6 .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目标总结:通过对电与磁的探究性学习,将电与磁联系起来,每个知识点之间互相渗透。培养学生对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的感性认识,亲身经历电与磁的关系、探究过
4、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奥斯特)和民族自豪感教育(沈括)。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大单元一体化设置,构建“物理学习任务群”,增强课程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四、重难点突破作为教师,想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首先,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3年版)的要求,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从育人为主的方向提出重难点。其次,要
5、做好备课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习题、备作业、备板书。只有做到对所教内容了如指掌,才能将重点、难点清晰地摆放在学生面前。最后,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也进行分层,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一破解。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刻做准备,尽量让教学重难点贴近学生生活,以具体事实、鲜活案例和生活经验等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让学习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五、课时安排:1 .摩擦起电(15.1两种电荷)1课时2 .磁场1课时3 .电生磁1课时4 .电动机2课时5 .磁生电1课时6 .电磁波(22.2)0.5课时(可于电生磁后讲)7 .大单元整合练习1课时六、主要教学任务及设
6、计方案1静电现象:让学生利用常见物品做实验,体验摩擦起电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8 .磁场:引导学生从磁场的基本性质出发认识磁场的存在;从磁体周围放置的小磁针的指向,认识磁场的方向性。用铁屑形象地显示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周围的磁场,从而引导学生建立磁感线的概念。9 .电流的磁场:让学生分组探究电流周围的磁场,亲身经历奥斯特当年的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同时让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分为两步进行:让学生用撒铁屑的方法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和内部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得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形状,并与条形磁铁的磁场进行对比加深
7、认识。通过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和内部小磁针的偏转情况,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10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连接前后知识的纽带。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能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然后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11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复习奥斯特“电生磁”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可以产生磁,那么磁能否产生电呢?“,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探究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探究实验,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与磁 单元 教学 整体 构建 示例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