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群典型案例.docx
《机电专业群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专业群典型案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机电专业群典型案例建立行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一、项目建设背景随着机电行业的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培养和塑造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学生,我校结合实践经验,探索出了适合我校机电专业群的行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玉林市机电行业、企业、区域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行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做中学、学中做,通过任务明确、组织形式合理、与理论结合紧密的工作(训练)项目,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训导。相对于传统教学,该模式的教学内容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教学内容不再是传统的学科知识,而是按照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来设计。产教融合可以
2、将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方面的直接经验,如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等,融入中职教育,从而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可见,产教融合有利于强化中职校行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实施过程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机电专业群逐步形成了“内外交替、交互实践”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高素质机械、电气维修与管理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与玉林市机械、电气、机械加工类企业深度合作,针对机电专业突出职业岗位实务操作能力培养的要求,以校外实习基地提供的全岗位实践为平台,通过校
3、内实操实训室、校内电子社团、党群服务中心对外服务性基地提供的服务与管理岗位虚拟仿真训练与校外合作企业提供的岗位训练的交替进行(交互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一)充分利用好为民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好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平台,每周二、周四两天常态化开展义务为民“家电维修服务活动”;利用周六时间,轮流深入周边49个社区(镇忠社区、江滨社区、玉铁社区、竹美社区、泉塘社区等),开展义务为民“家电维修服务活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服务活动促教学提升。其具体做法是:在电子电器专业、机电维修专业和制冷专业的班级,以班为单位,全员参与,设立“家电维修”服务队,每个服务队又分成若干个“家电维修服务
4、”小分队,每个小分队由四个人组成,四人里面设一个小分队长。小分队长由学习优秀,自控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同学担任。机电专业的老师利用自习、自修的时间对小分队长进行加强专业知识及维修技能的培训。在维修服务的过程中,小分队长带领3个同学开展为民维修服务活动,带队老师在场指导。志愿者礼貌地接待群众,热情为社区居民们服务,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加深了党和人民的感情,使志愿精神更好走进千家万户,在群众中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掀起志愿服务新高潮,学生专业技能和情感也得到充分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实践等;有利于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
5、学习和工作以及提升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的思想情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一体化人才,让广大群众了解我校的“特色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办学”、“立足本地,拓宽就业出口”的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二)开展校内外企业实践活动1 .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以班为单位,以到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的4人小组为一个单位,在每周六、日安排到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合作公司、企业、社区等进行实际工作。学校负责联系实习单位,用人单位指定师傅指导学生的实习。学校负责跟踪检查学生的实习业绩,老师定期走访合作公司、企业,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人单位负责对学生工作实习进行指导和鉴定。学生在用人单位实习工作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专业 典型 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