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市“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5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南通市”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党的十八大把发展海洋经济放在了战略高度,首次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一带一路”战略更是把海洋经济提升到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位置。南通市滨江临海,空间和生物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发海洋,拓展蓝色发展空间是“十三五”期间保持全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末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南通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加快转变全市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是我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2、期,也是南通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力实施海洋强市战略,推进陆海统筹,科学规划,促进全市海洋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提高海洋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一项紧迫和重要的任务。科学制定全市“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对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促进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编制主要依据有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年)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省”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专栏1 海洋经济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本规划所指海洋经济是指全市范围内的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
3、管理服务业和海洋相关产业。主要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渔业和滩涂农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新能源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服务业等。要和相关行业编制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南通市管辖的全部海域,以及南通市各县(市、区)沿海、沿江与海洋经济相关的地区。本规划基础年为2015年,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通市牢牢抓住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实施等战略机遇,大力实施陆海统筹和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推动海洋管理机制与体制创新,促
4、进了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全市“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就“十二五”期间,全市海洋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好的发展质量,海洋管理制度和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海洋事业蓬勃发展,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综合管理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一)海洋经济规模持续壮大“十二五”期间,全市海洋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和快速发展的良好趋势,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在全省和全国海洋经济中所占份额也稳步提升。2015年,全市实现海洋经济生
5、产总值1684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27.3%,比2010年的875亿元几乎翻了一番,年均增长率达到14.0%,明显高于全市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其中主要海洋产业生产总值512亿元。南通市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亿元)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变化 2010年 2015年专栏2 南通市“十二五”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亿元)产业名称2010年2015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海洋渔业99174海洋船舶工业130123海洋生物医药业0.54海洋电力业1.366海洋交通运输业45.567滨海旅游业60108海洋工程建筑业1530小计351.36512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129.89414海洋
6、相关产业增加值393.75758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8751684(二)沿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全市沿海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海洋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海洋铁路建设、宁启铁路电气化改造全面完成,沿海高等级公路、通洋高速一期、崇启大桥通车等使沿海地区更快捷地融入了上海和长三角经济圈;沪通铁路、宁启铁路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连申线三级航道通航、洋口港和启东港获批国家一类口岸为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的海洋经济发展增加了新的活力;沿海海堤达标、水闸下迁改建、通江达海骨干河道整治等工程大大提高了沿海地区的水利保障能力;吕四中心渔港现代化改造等改善了沿海地区的生产条件。(三)主要海洋
7、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主要海洋产业克服各种困难,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一是海洋渔业稳步发展。全市水产品产量由“十一五”期末的78.9万吨提高到88.2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由241亿元提高到433亿元,渔业一产产值在大农业中的比重由23%提升到32%。渔港、鱼池等渔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改造基本完成,南美白对虾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远洋渔业实现了由过洋性向大洋性的历史跨越。二是港口建设快速推进。“十二五”期间全市港口万吨以上的泊位总数达到111个,其中沿海9个。洋口港LNG码头等泊位建成投入使用,沿海港口开始逐步进入运行期。三是海洋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市港口吞吐量达到2.2亿
8、吨,集装箱运输量由46.23万标准箱提高到75.85万标准箱。海洋运输业产值由45.5亿元提高到67亿元;四是海洋船舶制造业难中求进。2015年全市造船完工量438.52万载重吨,实现生产产值123亿元;五是海洋工程和装备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市完成海洋工程和装备制造350万综合吨,行业竞争能力有所加强;六是滨海旅游业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沿海地区旅游景点建设加快推进,全市新增2个国家海洋公园,滨海旅游年接待人数达到3404.54万人次;七是海洋电力快速发展,全市海洋风电年发电量达到了23.1亿千瓦时,光伏发电也呈现良好态势。(四)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海洋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产
9、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全市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渔业等一产稳步发展,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制造业加快推进,海洋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内部结构加快调整:海洋渔业呈现出从捕捞向养殖、近海捕捞向大洋性远洋捕捞的调整,海洋船舶制造业加快了向高端海洋工程和装备制造的转变,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物流等海洋服务业也加快了发展和转型升级步伐,一个结构合理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五)园区化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南通市大力促进海洋经济集群发展、集约发展,初步形成了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以下简称通州湾示范区)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产业园区和一批较大规模的海洋产业基地,汇集了全市海洋经
10、济的主要产业和大项目,成为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全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集聚作用初步显现。通州湾开发不断加快,取得了显著成效。园区已成为全市沿海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重要载体,沿海经济和社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六)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全市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入选全省海洋经济首批创新示范园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南通成立立了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并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河海大学等近10大学入驻通州湾示范区科教城。南通大学设立了海洋学院,南通中远船务的Sevan650圆筒形海
11、洋石油钻井平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七)海洋环保取得明显成效在沿海开发和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加大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海洋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一是海洋环境基本保持稳定,初步遏制了海洋污染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市沿海海水水质总体符合二类至三类海水标准,吕四渔场主要区域大部分为一类水质;陆源入海排污(河)口全年达标排放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60%左右,主要海洋功能区海域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要求。海域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良好。全市海域没有受到明显的赤潮危害。二是生态海洋建设不断加强。蛎岈山和小洋口两个国家海洋公园建设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准,南通被列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12、,全市海洋生态红线规划编制完成,相关措施正逐步得到落实。三是资源和生态环境修复力度加大。为了弥补滩涂围垦等项目对海洋生态资源造成的损害,全市大力组织实施海洋资源和生态修复工程,共筹集生态补偿资金8000多万元;组织实施了南通海岸线整治与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如东县海岸保护与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增殖放流各种水生生物苗种2亿多单位,对保护和修复沿海资源与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四是海洋环境监测和保障能力提高。全市海洋环境监测能力明显加强,监测点位和项目增加,重点排污区域、企业、水产养殖区域和入海河道的监测力度加大,在线监测等手段和能力得到提升。县级海洋监测机构建设取得进展,初步形成了市县两级海
13、洋环境监测网络。(八)海洋管理创新成果丰硕全市大力推进海洋管理机制创新和完善,更好地适应海洋经济和海洋管理事业发展需要。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获省委、省政府批准,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上升到国家级层面。南通市被列为国家海域综合管理创新示范市。南通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和实施了海域使用权直通车制度,在全国首家出台了海上构建筑物抵押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海上构建筑物抵押融资机制,为沿海开发筹集了80多亿元资金。建立了开发性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平台,融资授信额度达到600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海洋工程监管信息联网,组建了省内首家市级海籍测量中心、海域储备中心、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
14、心、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在全省地级市中首家通过媒体发布海洋预报。多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在南通设立了分校等教学和科研基地,南通大学等高校设立了海洋相关学科。专栏3 海洋生产总值的构成海洋生产总值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海洋渔业增加值海洋油气业增加值海洋矿业增加值海洋盐业增加值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海洋化工业增加值海洋生物医药业增加值海洋工程建筑业增加值海洋电力业增加值海水利用业增加值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滨海旅游业增加值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海洋科学研究增加值海洋教育增加值海洋信息服务业增加值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服务增加值海洋保险与社会保障业增加值海洋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海洋地质勘查业增加值海洋环境保护业增
15、加值海洋管理增加值海洋社会团体与国际组织增加值海洋洋相关产业增加值海洋农林业增加值海洋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增加值涉海建筑及安装业增加值海洋批发与零售业增加值涉海服务业增加值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条件(一)空间资源南通市沿海滩涂广阔,连陆滩涂和辐射沙洲滩涂面积23.5万公顷。连陆滩涂主要分布在如东县、通州湾示范区和启东市沿海,海安县、海门市也有部分分布。辐射沙洲主要包括市管腰沙、冷家沙等海域。省管海域中蒋家沙竹根沙等辐射沙洲很大部分也为南通市渔民所利用。全市大部分滩涂为淤涨型,每年向外淤涨10-200米不等,每年滩涂面积增加650公顷左右。丰富的滩涂资源是重要的渔业生产场所和围垦造地后备土地资源,沿海重大项目建设的空间保障。(二)海洋渔业资源南通市沿海是全国著名的吕四渔场,吕四渔场与大沙渔场、海州湾渔场、长江口渔场等毗邻。吕四等渔场渔业资源和饵料生物丰富,明显优于海州湾等渔场,是大小黄鱼、银鲳、梭子蟹、带鱼、海蜇、脊尾白虾等各种经济海洋鱼虾贝类繁殖、摄食、生长、育肥的理想场所。沿海滩涂盛产文蛤、四角蛤、西施舌、泥螺、沙蚕等各种经济海洋生物,长江口地区是富饶的水产种质资源宝库。(三)港口航道资源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