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南通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南通建设实施方案.docx(7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南通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 2019 1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 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国办发 2019 32号)和省政府关于 印发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苏 政发 2020 12号), 推动健康中国行动落地见效,加快健康南 通建设,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全面落实 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年),加快实施
2、“健康南通2030” 规划纲要, 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形 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全方位、全周 期保障人民健康。到2022年, 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高,健康 生活方式普及程度显著提升, 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全民 医保制度显著完善。到2030年, 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全面提升, 健 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 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全面控制, 重 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全面下降, 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高 2 水平的健康保障, 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 到国内先进水平, 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 程度高”的新南通提供有
3、力保障。二、主要任务(一)提升全民健康素养1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完善全民健康教育体系, 建立全民 健康教育制度, 加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健康教育。倡导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掌握健康 知识与技能, 自觉维护和促进自身及家庭成员的健康。建立市级 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 为市级媒体等有关单位和各地开展健 康科普提供支持, 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传 播健康知识,市广电集团和其他媒体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办优质健 康科普节目。有效激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开展健康促 进与教育,主动提供健康科普服务。加强健康教育科普基地建设, 组织群众性自救互救知识
4、与技能培训,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 到2022年和203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9% 和 32%。2 合理膳食行动。 制定并实施居民营养计划, 普及合理膳 食营养知识, 针对一般人群、特定人群和家庭, 加强有针对性的 营养和膳食指导, 推广使用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和健康腰围尺等 健康工具,促进减盐、减油、减糖。开展人群营养健康状况、食 物消费状况监测和总膳食研究。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评价制 3 度,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加强对学校、幼儿园、 养老机构等营养健康工作的指导。在养老机构等集体供餐单位配 备营养师。加强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普及食品营养标签知识, 引 导居民形成科
5、学的膳食习惯。控制过量饮酒,加强限酒健康教育, 减少酗酒。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 5岁 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保持低于3%。3 控烟行动。 利用世界无烟日等卫生健康主题日开展控烟 宣传, 促进形成不吸烟、不敬烟、不劝烟的社会风气。发挥领导 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的控烟引领作用, 建设无烟党政机关、无 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 努力营造无烟环境。建立戒烟服务 体系,开展戒烟咨询热线和戒烟门诊等服务,提高戒烟干预能 力。推行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强化控烟监督执法。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 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严格落实不向未成
6、年人售烟等有关 法律规定,将青少年作为吸烟预防干预的重点人群,努力减少新 增吸烟人群。到2022年和2030年, 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 分别不低于30%和80% , 全市 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2% 和20%。4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加强 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 提升全民心理健 康素养。引导居民正确认识抑郁和焦虑症状, 掌握自我心理调适 方法,关注家庭成员心理状况。加大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 4 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推动心理 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 设立心理卫生援助热线, 加强心理危机干 预和心理援助。加
7、强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建设, 在学校、社区、 企事业单位和流动人口聚集地推广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精神障 碍防治工作, 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率和管理率, 落实严重 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的奖补政策,对经济困难的肇事肇祸等严 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实施免费救治。以镇(街道)为单位,建立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组 织开展康复工作。加快组建专业化、社会化心理救援队伍,加强 灾害和事故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到2022年和2030年,全市居 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分别达到20%及以上和30%及以上,减缓心 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二)提高全民身体素质5 全民健身行动。 加强全民
8、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健全全民 健身服务网络, 均衡布局构建城市公园绿地体系, 完善公园绿地 10分钟服务圈。高标准建设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区健身中心、 户外健身营地等全民健身设施, 推动“ 10分钟体育健身圈”向城 乡一体化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管理和 运营, 推动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推进公共体育设施 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体育社团组织网络向基层和不同人群覆 盖延伸,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制定和实施全民健身行 动计划, 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 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 5 实施特殊人群体质健康干预,有针对性地为各类人群提供运动健 身方案。推动机关和企
9、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等职工健身活动, 促 进在职人群体育制度化、常态化。整合公共体育和医疗卫生资源, 推广建设体医融合服务机构和平台, 创新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 健康服务模式, 培训可开运动处方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健康 管理师。加强各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建设,打造体质测 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综合服务平台。到2022年和2030年, 人均公园 绿地面积分别不低于 16.2平方米和 16.5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 积分别不低于2.7平方米和3.1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 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3.3%和95% , 经常 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41%和45%。(三)预防
10、控制重大疾病6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行动。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规划指导与调控引导,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 健全健 康服务网络, 加强采供血机构建设,全力推进无偿献血工作, 全 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加快南通创新区综合医院建设, 加快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 医疗机构建设, 加强儿童、妇产、肿瘤、精神、传染、口腔等专 科医疗机构建设及全面推进胸痛、创伤、卒中、新生儿和孕产妇 危急重症五大救治中心建设。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加大医保 引导基层首诊差别化报销比例力度。全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 加 快推进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所有
11、 6 县(市)和涉农区全面建立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和县域医共 体,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加入。加快建立市、县两级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指导中心, 完善乡镇卫生机构一体化管 理,全面优化整合乡镇卫生院与卫生所,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 完善基层卫生人才 招引、培养、使用和管理机制, 落实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公益一类 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推行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 稳步提升基层卫生人员工资水平。鼓励各地调剂部分事业编制, 定向招聘在村卫生室工作满六年的执业(助理)医师。社区卫生 服务站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配齐配足执业医师及注册护士。加 强学校
12、卫生室建设,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支 持建立政府购买校医服务的机制。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综合 监督、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现代化建设。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疗机构、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 构建预防- 治 疗-康复-护理服务链, 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推进疾病诊 疗全程质量管理, 建成市级医疗服务质量综合监管平台。到2022 年和2030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7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 向公众普及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知识, 对高危人群和患者开展生活方式指导。全面实施35岁以上 人群
13、首诊测血压, 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监测评估和 规范管理。建设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心,提高院前急救、静脉 7 溶栓、动脉取栓等应急处置能力, 形成心脑血管急症救治体系。 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9.7/10万 及以下和 190.7/10万及以下。8癌症防治行动。 组织防癌抗癌科普宣传, 推进早筛查、 早诊断、早治疗, 推广应用常见癌症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 降低 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强化癌症患者康复管理, 发挥慈善救助在 困难癌症患者救助中的积极作用,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加强市癌 症中心建设, 根据肿瘤发病情况, 打造重点癌症多学科联合诊疗 平台,健全死
14、因监测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到 2022年和2030年, 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9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 探索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 功能, 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及以上人群常规体检。为慢阻肺高 危人群和患者提供筛查干预、诊断、治疗、随访管理、功能康复 等全程防治管理服务,提高慢阻肺的早诊早治率和规范管理率。 建设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中心。到2022年和2030年, 70岁及 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8.0/10万及以下和 7.6/10万及以下。10糖尿病防治行动。 落实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 管理, 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建设市糖尿病防
15、治中心,健全 糖尿病防治服务体系, 推进糖尿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落 实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规范, 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 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 8 率分别达70%及以上和75%及以上。11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引导居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宣传疫苗对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 倡导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 前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 病防控, 努力控制和降低传染病流行水平。支持社会团体、企业、 基金会、有关组织和志愿者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感染者扶贫救 助等公益活动。筑牢口岸检疫防线, 防控境外传染病输入。加强 寄生虫病、地方病防治, 消除血吸虫病危害, 持续消除碘缺乏危 害,有效控制饮水型氟砷中毒和水源性高碘危害。建立传染病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格化基层监测体系, 实现乡镇(街道)监测 哨点全覆盖。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乡联防联控机制 和应急管理体系。设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发传染病防控物资储 备清单, 完善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消毒液、消毒设备、 红外体温监测仪、宣传设备等防控物资日常储备, 提升疫情应对 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完善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与儿童预防接 种标准化门诊,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