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地址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田县地址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doc(4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浙江省青田县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浙江省青田县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二一一年七月46目 录第一章 前 言1一、规划目的和依据1二、规划编制过程、定位和适用范围2三、规划期限和基准年2第二章 现实基础和面临形势3一、现实基础3二、面临的形势11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3一、指导思想13二、基本原则13第四章 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16一、规划目标16二、主要任务17第五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21一、地质灾害易发区21二、地质灾害防治区26第六章 地质灾害防治重点34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34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34三、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35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36五、地质
2、灾害防治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40六、滩坑电站库岸地质灾害防治40第七章 保障措施43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监管责任43二、强化制度建设,落实任务措施43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44四、多元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机制44五、依靠科学创新,提高综合能力45附表:1、浙江省青田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防治规划一览表2、浙江省青田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说明表3、浙江省青田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说明表4、浙江省青田县“十二五”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一览表5、浙江省青田县“十二五”地质灾害治理排险计划表6、浙江省青田县“十二五”地质灾害避让搬迁计划表7、浙江省青田县滩坑库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8、浙江省青田县滩
3、坑库区库岸分段预测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一览表9、浙江省青田县“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估算表附图:1、浙江省青田县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2、浙江省青田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 第一章 前 言一、规划目的和依据(一)规划目的为科学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全社会防御地质灾害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与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平安青田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编制浙江省青田县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二)规划依据以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
4、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整治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1号)、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丽水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法规、办法和文件为依据,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200857号),结合青田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现状、面临的形势以及防灾要求,服从于丽水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和青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整体思路,编制本规划。二、规划编制过程、定位和适用范围(一)规划编制过程本规划编制组由青田县国土资源局和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相关人员组成。按浙江省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
5、制提纲,以浙江省青田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年2010年)为基础,系统收集青田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资料,对青田县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防治工作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结合青田县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编制完成。(二)规划定位和适用范围本规划是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田县“十二五”规划体系中的主要专项规划之一,是青田县今后五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青田县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适用于青田县管辖范围。三、规划期限和基准年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2015年;展望远期20162020年。规划基准年:2010年。第二章 现
6、实基础和面临形势一、现实基础(一)地质灾害定义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二)地质环境背景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行政区划隶属丽水市。县域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1946501202602,北纬275603282911之间,南北长59.8公里,东西宽62.6公里,全县总面积2493平方公里。周边与莲都区、缙云县、永嘉县、瓯海区、瑞安市、文成县、景宁县接壤。共辖31个乡镇和一个油竹新区,414个行政村,28个居委会,人口51.0945万。青田是中低山区县,地势西高东低,山势陡峻
7、,峡谷深切。境内火山岩、花岗岩广布,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强烈,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在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属“浙南中低山地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主要水系有瓯江、大溪、小溪、船寮港、四都港等,水利资源十分丰富。青田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湿润多雨。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677.0毫米,每年46月为梅汛期,79月为台汛期,10月至次年3月为少雨期。由于全年降雨量充沛,季节性降雨明显,单位时间降雨量大,极易引发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青田县是我国著名的“华侨之乡”、“石雕之乡”和“名人之乡”。青田县石雕工艺精湛,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青田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
8、有钼矿、叶腊石矿等,是浙江省钼矿和叶腊石矿产的资源大县;青田县交通便利,以金丽温铁路、金丽温高速、330国道、57省道、49省道及瓯江水运航道为主干,辅以县、乡公路,初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交通运输网络;再随着滩坑水电站的建成和旅游业的兴起,青田县经济社会将快速发展;青田县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114.26亿元,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5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22元,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县之一。(三)地质灾害现状青田县地质环境复杂,台风、暴雨等灾害性气候频繁,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强烈,属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也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4种类型。全
9、县地质灾害多以中、小规模为主,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小、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1、地质灾害基本情况截止2010年底,全县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154处(包括滩坑库区新增点),涉及31个乡镇112个行政村,影响人口4737人,威胁资产15513万元。十一五”期间新增地质灾害(隐患)38处(详见附表1)。按类型划分:崩塌29处,滑坡78处,泥石流44处,地面塌陷3处;按规模划分:巨型2处,大型1处,中型11处,小型140处;按稳定性和易发程度划分:不稳定47处,基本稳定57处,稳定6处,中易发2处,低易发42处;按危害程度划分:特大级1处,重大级13处,较大级33处,一般级107处;按分级管理划分
10、:A类点2处,B类点8处,C类点41处,D类点93处,滩坑库区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2、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全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以万山、黄垟、贵岙、小舟山、温溪、鹤城、北山、岭根、仁庄、山口等乡镇为主且多发;西北部较少且分散(详见附图1)。地质灾害多在49月份的雨季发生,特别是梅汛、台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3、地质灾害形成因素地形地貌因素:全县地形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地质灾害大多为浅表层土质滑坡,地形坡度越大,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就越大。地层岩性因素:全县主要分布侏罗系火山岩和燕山期侵入岩,少量白垩系沉积岩,岩石风化较强烈,残坡积、全风化层厚度较大,结构松散,在强降雨时突发地质灾害。地质
11、构造条件:断裂构造发育地带,岩体破碎,较易发生崩塌。地下水作用:地下水软化土体,造成土体失稳下滑。气候因素:强降雨、台风、暴雨常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人为因素:采矿、道路建设、建坝蓄水、削坡建房等,都会促使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上述因素中,强降雨、人类工程活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四)地质灾害防治进展情况“十一五”期间,全县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显著加大,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日益提高,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新局面,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遏制,顺利完成“十一五
12、”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十二五”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地质灾害防治机构和队伍建设工作根据法律法规和工作的要求,我县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系统,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置了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专门科室,抽调了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了技术力量,配备了地质灾害防治设备设施;各乡镇均成立了相应的防治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系统,明确了政府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签订防治责任书,层层落实防治责任,进一步健全了地质灾害防治机构,加强了队伍的建设和责任的落实。2、地质灾害规划和制度建设工作“十一五”期间
13、,我县编制实施了浙江省青田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年2010年),制定出台了青田县A类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异地搬迁工作实施意见、青田县村镇建设和农村私人建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试行)和青田县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完善了青田县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青田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编制制度、青田县地质灾害分类分级管理制度、青田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等10项防治管理工作制度,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3、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县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价工作不断深入,先后开展了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农村分散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与评价、小
14、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小学校舍场址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和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等一系列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基本查明全县地质灾害现状,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奠定了基础。地质灾害应急调查 为科学防范地质灾害,在临灾或发生灾害时及时提出防治或救灾措施,我县每年出资委托省第七地质大队对汛期期间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并提交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为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从2006年至今共提交应急调查报告22份。农村分散建房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与评价 从2008年开始,我县出资委托省第七地质大队对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农村分散建房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与评价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地质
15、灾害防治措施,为农民建房提供了地质环境安全保证。“十一五”期间,完成约5000户农村分散建房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与评价工作。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2007年我县完成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全县共查明泥石流隐患沟谷44条,其中中易发沟2条,低易发沟42条,危害程度特大级1处,重大级1处,较大级11处,一般级31处;其中6条为已发生泥石流沟。中小学校舍场址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2009年我县完成了全县中小学校舍场址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全县74所中小学校舍场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其中10所进行了专项调查,并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2010年,我县完成了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全县共查明新增地质灾害7处,其中滑坡6处,泥石流1处,规模均为小型,危害程度较大级6处,一般级1处。滩坑库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 为及时查明滩坑库区地质灾害隐患诱发因素,分析其稳定性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