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科人才梯队选拔培养办法试行.docx
《专业学科人才梯队选拔培养办法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学科人才梯队选拔培养办法试行.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专业(学科)人才梯队选拔培养办法(试行)为造就一支师德优良,教学和教研科研成绩显著,学术造诣较深,在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中发挥引领和骨干作用的德才兼备的专业(学科)人才队伍,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规划的要求,制定本办法。一、选拔培养层次学校专业(学科)人才梯队分为专业(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专业(学科)骨干、优秀青年教师三个层次。根据上述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要求,分别选拔有关对象进行系统培养。二、选拔范围和条件专业(学科)人才梯队培养对象的选拔,主要在专任教师中进行。基本条件为: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以国家利益为重、学校事业发展为先、甘于奉献的精神,事业心强,教风端
2、正,治学严谨;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了解、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研究和学习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及发展趋势,对学术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胜任本学科主干课程教学,在专业(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发展潜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选拔条件初定为:1、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和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近年来有两项校级或一项局级及以上教研、科研课题中标,并在省(市)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过3篇以上学术论文,或担任教育部(卫生部)全国统编(规划)教材主编或副主编;系统设计和讲授过2门主干课程,教学效果好;在全国或本市同行业内有一定影
3、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2、优秀中青年专业(学科)骨干培养对象:年龄在40岁左右,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和中级及以上职称;近年来有校级及以上教研、科研课题中标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2篇以上学术论文,或参加教育部(卫生部)统编(规划)教材的编写;系统设计和讲授过12门主干课程,教学效果好;参加本市或全国教学法比赛获奖;在专业(学科)上有一定建树且学术潜能较突出。3、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年龄在30岁左右,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中级及以上职称;有较强的独立教研、科研能力,刻苦钻研,思维敏捷,在学术上崭露头角;近年来参加过教研、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系统讲授过1门主干课程,教学效果好
4、;参加各类教学法比赛并获奖,教书育人中表现较突出。三、培养目标和任务1、专业(学科)带头人应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作风,学术造诣深厚,专业(学科)研究方向突出,有特色,并取得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或教研科研成果,善于开发与利用行业资源,组织和带领专业(学科)团队成员开展学术研究,及时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促进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周期为3年,在培养期内应完成下列任务:(1)认真完成本专业(学科)教学任务,教学上特色显著,每年进行2次公开教学活动,主持或指导完成一门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建设任务。(2)积极申报上级纵向课题
5、,争取横向合作课题,培养期内获得1项局级及以上教研、科研课题。(3)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培养期内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5篇。(4)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把握和跟踪学科前沿,每年至少参加1次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校内开展学术讲座2次以上。(5)重视专业(学科)梯队建设,加强专业(学科)规划,积极带教中青年教师。有条件时,承担1名优秀中青年专业(学科)骨干培养对象的带教任务。(6)注重行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动探索“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和校企合作、校院合作及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模式,保证专业发展在同类学校的领先水平,并在全国或本市同行业专业(学科)学(协)会等组织中担任委员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业 学科 人才 梯队 选拔 培养 办法 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