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材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材料从“人”出发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建工作做的就是人的工作,落脚点在人,关键点也在人。近年来,*省*市*区*街道坚持以“教育人、团结人、激励人”为目标,持续推动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一、以有效的方式教育人,把人心聚拢起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开展“丽岛大讲堂”系列宣讲活动60余场次,增强党员干部群众的认知认同和行动自觉。打造理论宣讲基层阵地,动员街村干部、教师、民警组建宣讲队伍,常态化开展“万人大讲堂巡讲”活动,通过“小板凳宣讲” “田野课堂”等接地气的方式,普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
2、价值观,全年各类巡讲活动达到96场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创作推出百年党史美在农家洲尚服务等数十个具有洲岛特色的党史文艺节目,推动“乡音”传“党音”。二、以共同的愿景团结人,把力量汇聚起来。以实现建设“绿色、水美、和悦、活力*”为目标愿景,汇资源、聚智慧、强治理。建立“四方同洲”党建共同体,联合*大学、市机关事务局、图灵研究院等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推动台港澳学生社会实践基地、“AI +数字乡村发展信息化联合实验室”等一批合作项目落地。实施“丽岛公约”项目,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3000户“公约家庭”为家乡建设出智献力。推动创业增收,培育市、区级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3、12家,农民自主经营农家乐5家。美化人居环境,创建“美丽庭院” 350户、“公约小院”示范带14处。撬动基层治理,打造“友邻网格益+”志愿服务模式,推动外沙村成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三、以更优的机制激励人,把干劲鼓足起来。倡导“和”的文化,培育和谐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完善街村组三级信访矛盾化解体系,增强街道平安建设能力,城乡建设领域问题化解率达100%。激发“比的意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效。开展“文明典范”村居、单位、商户、家庭系列创建评比,推动文明典范城市常态长效创建。通过村民小组互评、张贴红黑榜、颁发流动红旗、创建美丽庭院示范带等方式,激发群众主体意识,推动人居环境长效提升。
4、强化“治”的理念,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探索实施“人口精细化服务管理”,让群众参与身边公共事务管理,确保管理服务有效覆盖常住人口。发挥“德”的作用,推进基层德治建设。建立“公约”积分和表彰机制,全年表彰“公约执行”先进家庭10期共1000户、“好家长”82户,有效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向现代化迈进2021年来,*市*县坚持夯实治理基础,健全治理体系,创新治理举措,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向现代化迈进,促进了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一、建强基层组织,深化党建引领1、全面加强后进整顿。对2016至2020年以来的69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
5、行整顿“回头看”,提前完成2021年度16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有效提升。2、顺利完成村级换届。调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75人,从机关企事单位派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9人,“一肩挑”比例98.7%,村级“两委”班子学历和年龄“一升一降”等硬性指标成功实现,村级组织结构和功能得到明显改善。3、从严教育党员队伍。全年发展党员1038人。同时,依托县委党校,培训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小区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等基层治理“关键人” 8期12个班次。4、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成功申报新型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23个,争取专项扶持资金1150万元,支持23个村发展集体产业,村集体
6、经济平均增收7. 34万元,村级干事创业和为民办事的底气得到增强。二、建强治理体系,促进三治融合1、夯实自治增活力。试点组建2个乡村联合党委;整合资产、资金、资源共同发展;推进10个党建引领村湾治理试点,挂牌“共产党员户” “党员中心户” 1213户,105名无职党员常态化参与疫情防控、环境整治和治安巡逻等工作,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2、加强法治保稳定。借助“一村一法律顾问”和“一村一警”,有效畅通了农村的法律服务渠道,健全了农村治安防控体系。“雪亮工程”实现全覆盖,为平安乡村创建打下坚实基础。3、弘扬德治促和谐。全面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村民道德公约,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探索开展
7、“最美庭院”“好媳妇”评选活动,形成了家风带村风,村风带民风的道德风尚,乡村发展和治理的软实力得到增强。三、创新治理路径,挖掘治理潜力1、聚焦党建,抓好示范促全域。投资2亿多元,围绕基层党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全域绿化、农村环境、基层治理“六个同步”提升,以G106等城乡交通主干道为轴,精心谋划打造5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示范带,让农村既有了 “颜值”又有了 “内涵” O2、吸引人才,回归创业促增收。擦亮全省返乡创业示范县“金字招牌”,组织召唤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整合资金7600万元,按照“村建、企用、乡管、县补”模式,建成“帮扶车间”“微工厂” 79家,带动脱贫人口就业816人,村集体年均增收2. 9万元。3、挖掘资源,因地制宜促振兴。塘湖荻田村整合周边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被列为中组部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五里尖山村坚持艾叶种植加工带动全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五里左港村弘扬中华孝文化,建成2A风景区善缘谷,获评“国家森林乡村”。大坪乡内冲村挖掘古瑶文化,打造“中华古瑶第一村”,接待游客13万人次,综合收入1108万元,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