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民技能培训措施与模式两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素质农民技能培训措施与模式两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高素质农民技能培训措施与模式两篇党的十九大会议中,针对乡村发展提出明确规划方案,并建议通过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村经济,为国家经济发展助力。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促进农村发展新常态。实现这一局面的前提是,拥有更多的高素质农民,提高农民素质能力,延伸农业生产服务功能,促进农业服务扩大,推动农村践行社会发展观理念,早日实现农村健康发展,达到共同富裕。1高素质农民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乡村发展中人才振兴是重要内容,农业新设备和技术对农民提出新的考验,需要依靠人才的经验。尤其是当前农业市场化,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依靠高素质人才。人才振兴工作不做好,乡村振兴难以提升。农村在发
2、展的同时,应主动挖掘和培养人才。结合当地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发挥新职业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契合,培养高素质农民,使其面对农业产业链能够有效应对,突破农村现阶段发展瓶颈,带领农民致富增收。2培养高素质农民的措施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新时期应树立系统观念,对农民技能进行培训,促进农民素质能力提升。有效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带动乡村创新发展。基于这一背景下,切实解决乡村农业发展实际问题,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专业人才。2.1 培训I内容精准设计乡村农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对此,需要突出产业育人的特点,围绕着产业和农民实际需求,认真选择培育对象
3、。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对新一代农民的培养,保证新一代农民队伍建设质量。要完善农民技能培训I内容,根据不同需求做好统筹设计。开展培训前期,应对当地农民实际需求进行调查,了解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围绕培训对象,科学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在政府扶持或是企业支持下,建设实训基地,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在对农民培训过程中,需要对培训I内容进行精准化设计,基于农业生产内容完善培训内容,结合农业产业特点,细化培训目标。首先可以在村内广泛开展调研工作,选择愿意从事农业,以及返乡的人员,为其提供专业培训。其次充分发挥部门的作用,开展培训管理、跟踪服务等,鼓励农村到农场、合作社等基地参与
4、实训。此外,为了保证农民技能有效提升,还需要加强队伍建设,为农民选择有资质的教师,实现资源共享1。制定培训方案,开展高质量培训工作。采用课堂教学、实践学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合理设置课时,提高高素质农民培养的针对性。2.2 丰富拓展培训模式高素质农民技能培训需要建立在农村农业生产实际上,针对不同的农民素质情况,丰富农民培训模式。以农业农村局为培育主体,根据当地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加工、专项技术培训工作。突出农业新三品一标的目标,全方位培养高素质农民。例如,鹿寨县以县农业农村局为培养主体,实施了高素质农民培育普及行动,对县内350名农民进行专业培训,并重点考虑了当地的
5、残疾人土,其次是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聚焦综合、复合型农民示范培育标准,为农民提供培训机会的同时,积极推荐学员参加高素质农民活动。培训过程中,打破以往的传统培训模式,注重培训创新,根据农民培训需求搭建丰富的教学点。培训模式方面,互联网企业可以为乡镇搭建网络课程。利用互联网与农民手机APP连接,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体系,灵活开展培训教学。对于参与培训主动性较低的农民,可以提高培训的灵活性,为农民提供个性化培训,并利用激励措施,提升农民学习干劲,主动学习农业技能,促使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技能。2.3 完善农民培训制度对于农民技能培训工作而言,完善的培训制度是培训开展的保障。需要明确培训政策,有目
6、的地开展培训。乡村党组织以及政府部门,也应为农村培训提供经济支撑。严格遵守中央财政项目资金规定,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力度,保证资金落实在农民培训项目中,杜绝挪用资金现象发生。对于乡村而言,需要政府部门领导将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当作推动乡村发展、振兴农业的重要抓手,成立培训领导小组,根据政策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积极监督农民技能培训工作开展,明确责任目标,落实好任务2。并做好信息报送,对参与训练的人员进行备档,存入档案数据库,事后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日常监督管理、考核,建立培训前、中、后的管理体系,在农民学习完毕后,落实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农民技能情况,根据考核结果、农民反馈,做好后期管理。鹿寨县现主要农
7、业经济指标稳中有进,与前期相比较总产值显著提升,年底预计可完成全年产值,完成速度提高了5%左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学习技能有了更多动力,对于鹿寨县长效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3结语十九大会议中明确强调了未来要全面推动乡村发展,各地应加快乡村发展速度,跟随国家发展总基调,早日实现乡村生产现代化。对于农村而言,农民高素质培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农村发展过程中,势必接触到新型职业,落实好农民素质培养工作,也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各地农村管理者应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培训方法,培养大量高素质农民,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中,带动农村建设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篇2XX县围绕全面推进乡
8、村振兴,聚焦1+3+4现代农业产业,立足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一是摸底调研,确定培训计划。围绕高素质农民培训需求,在全县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的摸排调研,深入了解各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及农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围绕一二三产开展培育工作,力求培训能更好服务于农村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兴旺。二是确定对象,遴选培训学员。针对培训对象制定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培训需求,按照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等不同类型确定培训对象。向有参训意愿、正在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务农农民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发放登记表,按照个人申请,村委、乡(镇)逐级推荐,县农业农村局择优
9、确定的程序进行。三是精准指导,创新培育方式。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小班制、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经营管理型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28学时,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的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48学时,综合素养占10%,专业能力占80%,能力拓展占10%,实习实训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原则上每期培训班不超过50人;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分时段培训。积极采用系统知识培训与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现场教学与外出培训相结合等方法开展培训。四是动态管理,筛选师资教材基地。完善县级培训师资库,建立培训教师退出机制,优先遴选受学员欢迎教师授课;每班至少聘请一名省级专家;强化培训基地建设,每个班至少一个培训基地,教材选用按照省编培训教材要求,确保教材质量。五是跟踪服务,做好后续指导。在集中培训结束后,坚持跟踪服务不间断,督促农技人员上门指导所联系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结束后一年内,跟踪服务不少于2次,其中现场指导至少1次,提升高素质农民生产能力及效益,增强其辐射带动力。近年来,兴文县累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5期,培训人数303人(其中省市调训47人,县级培训256人),并对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成绩合格的参训学员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培训综合满意度达99.2%。为我县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乡村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