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二 第4课 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选必二 第4课 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必二 第4课 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导学案【课标要求】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学习目标】学习要点水平1-2学习目标水平3-4学习目标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和主要劳作方式能够依据时空,描述吉代农业生产耕作工具的进步;能够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为典型事例,叙述纺织业、陶瓷业、冶金业生产工具的演进;能够选择一两种生产工具,结合相关史料,了解其先进之处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在生产工具改进中的作用:能够组织相关史料,了解古代世界重要劳作方式的主要内容。能够结合古代中国和西欧中世纪的相关知识,选择和组织相关材料,综合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和中世纪西欧庄国经济对各自文明的作用。【学
2、习任务】1 .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的原因和意义(3+4分,P19;)2 .与青铜相比,铁器具有哪些优点?(3分,PI9、P20;)铁农具的普及有着怎样的意义?(2分,耕作、拓荒能力大幅提富P19;推动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P20;注:在此基础上也可套用题1中的相关答案)3 .人类耕作方式经历了哪几个不同阶段?(3分,P20)4 .农业生产工具中,格外重要的是哪些工具?(2分,P19聚焦)5 .指出汉朝的纺织业发展成就?(2分,P21)6 .指出采用坯车制坯工艺产生的时间及特点?(1+2分,P21)7 .古代重要的劳作方式包括哪些?(4分,P22)8 .铁犁牛耕逐步推广对古代中国产生了哪些
3、影响?(3分,P22)9 .庄园式劳作的特点有哪些?(4分,P23)10 .古代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劳作方式的特点?(2分)【教材问题参考】1 .教材P20思考点: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怎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精耕细作;扩大农耕区域,加速对土地开发与利用。2 .教材P23学思之窗: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农业家庭式劳作是封建社会重要的劳作方式。它提供小农家庭需要的农产品以及手工产品,保证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也为国家提供税源。但农业家庭式劳作阻碍商品经济,难以产生技术突破,在近代以后产生不良影响。3 .
4、教材P24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战国时期的主要生产部门用铁器作为生产工具的情况。战国时期铁器大量应用于生产;在纺织业、农业、制车业等行业,均使用上了铁质工具;每个行业内部,铁质工具种类丰富,分工明确,形成体系。4 .教材P23学习拓展:渔业也是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出一种古代渔业工具并加以说明。如中国古代的渔网、鱼篓等。按照背景、结构材质、作用等阐述清楚即可。D.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2 .易系辞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相,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对该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说明了先民种植农作物的成功实践耒耙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工具反映了“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
5、方式生产工具尚处于石器、木器时期A.B,C.D.(3 .唐代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这说明唐代A.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制瓷体系的形成C.民窑手工业技术非常先进D.官窑在市场竞争处于领先4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以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也日渐普及。对此合理的解读是A.交流使小农经济成为当时东西方主流的生产方式B.东西方家庭生产模式的出现均源于生产力的进步C.亚历山大帝国的东征推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D.男耕女织的分工构成东西方农业生产的最初形式5 .管子记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必二 第4课 学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件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