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东南沿海灯塔与海岛社会研究.docx
《近代东南沿海灯塔与海岛社会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东南沿海灯塔与海岛社会研究.docx(7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近代东南沿海灯塔与海岛社会研究潮海关、淡水关、打狗关、闽海关、厦门关都是中国近代东南沿海的重要关区,各关区历史上的航标建设情况各具特色。本文将结合宏观与微观维度观察,从宏观维度,将所涉及的航标统合在中国“东南沿海航标”的集合下,通过总体与个别的关区航标数据分析,对于其中所涉及的各类航标变化的总体情况进行探析;从微观维度,针对数据分析存在的特殊情况,笔者将充分结合特定时期的海关史料,在历史原因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本文的资料使用,将以航标总册与东洋灯台表的数据统计、分析为基础,加之以航路标志报告、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中国海关密档等相关史料收集,辅之以相关学者的已有研究进行参考,包括伍伶
2、飞“西风已至”:近代东亚灯塔体系及其与航运格局关系研究、松浦章的清代台湾海运发展史等,以期对于有关东南沿海航标及各类航标变化总体情况进行更为全面的理解、探析。如何确定东南沿海的区域划分范畴,是本次针对东南沿海航标总体情况进行研究需要回应的首要问题。我们以东南沿海五个关区的航标建设作为一个整体集合进行探究存在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就近代中国沿海航标情况的前人研究成果而言,其研究普遍局限于单一关区的讨论,缺乏更为合理、整体性地针对研究区域划分的思考。伍伶飞在其“西风已至”:近代东亚灯塔体系及其与航运格局关系研究一书中,提出中国近代海关在灯塔统计中使用“关区”概念的复杂化,这也直接对于大量归外国政府或
3、本国政府其他部门或私人管理灯塔的忽视,例如对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殖民台湾时期的航标建设与管理的观察。于是,该书中提出“灯塔区”的概念,即为一定范围内灯塔向外扩展所及最远边界所形成的区域,极大改善了单一关区区域划分方面的研究局限。由此,本部分将中国东南沿海五个关区进行整合分析,亦有利于突破区域划分的研究局限,存在一定的研究空伍伶飞:“西风已至”:近代东亚灯塔体系及其与航运格局关系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23年,第54页。伍伶飞:“西风已至”:近代东亚灯塔体系及其与航运格局关系研究,肛门大学出版社,2023年,第56页。间。另一方面,近代史上的潮海关、淡水关、打狗关、闽海关、厦门关五个
4、海关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性。根据1868年总税务司第10号通令可知,在区域管理上,海务税务司将中国沿海分为三段,由三名驻芝紫、上海、福州的巡查司分别负责,这意味着自1868年起,以上提及的东南沿海五个关区即是统一在福州巡查司的管辖下。又根据1878年第38号通令,“上海作为北段之中心口岸,而厦门作为南段之中心口岸。则不仅负责物料供应,且须负责南段所有灯塔之全面管理。所谓南段系指温州以南之海岸。”温州以南之海岸即包括本部分涉及的东南沿海五个关区,由此可见负责管理部门的所在地虽有所调整,却并不影响东南沿海航标的统一维护、管理。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开始殖民台湾,原同属清政府海关南段管辖区的台
5、湾淡水关与打狗关为日本派驻的总督府所管辖。然而,台湾各关区与东南沿海,尤其与福建关区的航运联系相当密切。在日本学者松蒲章著清代台湾海运发展史中,提及以日本殖民时期淡水税关统计的帆船数据为例,从1897年二月至1898年九月间,从福州、泉州、厦门入港至淡水大稻堤港之船舶高达1649只。其中,1898年八月的一个月航行至该地者,厦门有37只,福州有33只,宁波有10只,台湾的基隆有1只,80%以上是从福建航至淡水的船舶。由此可见,虽历经时代变迁,东南沿海航标管理机制几经变化,但至少在中国近代史较长的一个时间段内,中国东南沿海各关区间的航运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航运的需要也直接影响着东南沿海的灯塔建设
6、规划,尤其在航运安全网络方面,随着东南沿海各机构航标建设的开展,形成了一套跨越地域治理边界的运作机制,确保了东南沿海航运的安全进行。因此,我们将其进行统一的整合、分析是合理且有必要的。总而言之,本次归集为整体集合进行统计航标分布区域范畴包括潮海关、淡水关、打狗关、闽海关、厦门关五个海关所涉及的福建、广东东部与台湾全岛海域。这些以东南沿海为整体的各类航标建设在维护近代中国东南沿海航运安全为发船钞部编制事(1868年4月25日第10号通令),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1卷,第59页。为南北两段沿海灯塔分由厦门上海两关管理由(1878年1月15日第38号通令),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1卷
7、,第222页。日松浦章著:清代台湾海运发展史,卞凤奎译,台北: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第69页。据航标总册记载,20世纪初新增三都澳关区航标数据。由于二都澳(SamUao)关区自1909年首次设立灯塔来,为闽海关的分属关区,因而本次研究将该关区的航标数据归入闽海关进行统计、分析。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推动着在东南沿海内部形成了一套赋有其自身特色的航运体系。第一部分闽海关(含福海关)的航标变化分析一、闽海关的关区与垂直结构关于闽海关和福海关的研究多是集中在经济活动、组织架构等方面,对于闽海关区的航标研究不仅数量稀少,且大多是通观论述。不仅未能准确揭示闽海关区航标变化的原因,对于闽海关区的
8、航标变化趋势也未能予以展现。基于上述考虑,本节旨在根据海关之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路标识总册(1iStOfTheChinese1ighthouses,1ightvesse1s,BuoysAndBeacons,以下简称航标总册)中的相关数据资料,理清闽海关区航路标识相关信息的变化趋势,分析变化背后的原因,从而对闽海关区的航标变化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日木对福建沿海的航标同样有相关的记录。这些记录保存在东洋灯台表之中,可以辅助我们与中国之航标总册对照研究。欲说明闽海关区内航标之变化,应先明确闽海关区范围。同样,闽海关区也没有明确的地理边界。因此同样采用将海关网络和航标网络的连接成面的方式来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代 东南 沿海 灯塔 海岛 社会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