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教学设计.docx
《呼吸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五单元呼吸教学内容:呼吸的概述及其肺通气的动力教学目标:1、掌握呼吸的概念、过程、生理意义。2、掌握肺通气的动力。教学重点;肺内压的变化过程和胸内压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胸内压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结合考纲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引出课题淋巴液的生成及意义二、师生互动,探究考点呼吸概述概念: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基本环节;肺通气f肺换气f气体运输f组织换气生理意义:维持内环境中02:和C02含量的相对稳定一、肺通气概念: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出肺泡的过程。1.动力根本动力:呼吸运动(由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带动胸廓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吸气初:肺内压大气压一
2、气体人肺;吸气末:肺内压二大气压呼气初:肺内压大气压一气体人肺;吸气末:肺内压二大气压耦联因素: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通常为负压)胸内压二肺内压-肺内缩力七大气压-肺回缩力弋-肺回缩力生理意义维持肺扩张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三、跟踪检测1、维持胸膜腔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oA、胸膜腔的密闭性 B、两层胸膜之间有浆液C、呼吸肌收缩D、胸膜腔内压低于大气压E、肺内有表面活性物质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oA.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B.呼吸由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组成C.生理条件下,胸膜腔内压均高于大气压D.胸膜腔负压可以维持肺扩张、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3、E.机体在新陈代谢中需要不断的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10、以下呼吸的过程,错误的是( )oA、吸气初:肺内压 大气压B、呼气初:肺内压 大气压C、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D、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E、都不对11、肺通气的原动力是指(A、肺内压和大气压之差D、肺泡表面张力12、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指(A、肺内压和大气压之差)oB、呼吸运动E、胸膜腔内压)oB、呼吸运动C、肺的弹性回缩力C、肺的弹性回缩力D、肺泡表面张力E、胸膜腔内压13、以下过程属于被动过程的是()。A、平静呼吸的吸气D、深呼吸的呼气B、深呼吸的吸气E、都不是C、平静呼吸的呼气14、正常呼吸形式是( )oA、腹式呼吸B、胸式呼吸C、
4、人工呼吸D、混合式呼吸E、用力呼吸15、关于胸膜腔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oA、通常情况下呈负压B、胸膜腔内压二肺内压一肺回缩力C、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D、有利于肺的扩张E、气胸是负压增大多项选择题6关于肺通气动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B.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与胸内压之间的压力差C.肺通气的原动力是胸内压的变化D.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呼吸运动E.肺通气的原动力是肺内压与胸内压之间的压力差四、判断题1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五、填空题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O2、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原动力是:O6 .胸膜腔内负压的形成与肺的
5、有关。备考策略一、呼吸概述:呼吸的概念、呼吸全过程的几个环节(分清四环节与三环节的关系)以及呼派社二、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克服肺通气的阻力才能实现肺通气。1 .肺通气的动力:细节多,考点多。注意以下几点:(1)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差(推动气流进出肺泡),改变肺内压的活动即原动力。 原动力二呼吸运动:呼吸肌舒缩一胸廓扩大缩一肺扩大缩小一肺内压升降。(3)呼吸肌分类:吸气肌主要有膈肌和肋间外肌,呼气肌有肋间外肌。(4)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压,通常呈负压。胸膜腔密闭是维持负压的前提。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哪几个考点?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六、布置作业(-)名词解释1、
6、呼吸2、肺通气3、肺内压4、胸内压。(二)问答题1、呼吸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2、呼吸运动中肺内压的变化。3、胸内压的形成过程及其生理意义。七、课后反思教学内容:肺通气的阻力教学目标:1、掌握肺通气的阻力。2、掌握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主要成分及其生理意义。教学重点;1、肺通气的阻力。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主要成分及其生理意义。教学难点:肺通气的阻力教学方法:结合考纲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引出课题胸内压的形成过程及其生理意义。二、师生互动,探究考点阻力弹性阻力(占70%):来自于肺和胸廓。是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肺弹性阻力:肺泡表面张力(2 / 3)+肺弹性纤维回缩力(1 /
7、3)肺泡表面张力:肺泡内表面的薄层液体与肺泡气形成气一液界面,液体分子产生的使肺泡缩小的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来源:II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生理意义维持肺扩张,防止肺不张防止肺水肿维持肺泡大小稳定非弹性阻力(30%):主要指气道阻力(气体进出呼吸道时的摩擦力)气道阻力(R):主要取决于气道口径,与气道半径(r,)的四次方成反比,即R8 1 /4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平滑户?受体结合,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气道阻力I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与平滑肌M受体结合,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t三、跟踪检测16、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oA、由肺泡n型细胞合成和分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吸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