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docx(6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常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主要成就“十三五”以来,常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标准推进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和 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 比 重达3.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3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1%,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1.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科技综改试点成效显著常熟充分发挥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 键支撑作用,在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加强改革 实践。改革科技创新工作
2、机制。成立“科技创新办公室”、科技创 新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建立创新工作例会制度,由市政府主 要领导挂帅,推进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三区一园”创 新转型等创新发展重大督导事项。政策加码释放创新活力。制定 股权投资基金、自主创新产品等一批政策措施,出台高新技术企 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聚力产业科技创新“12条”、企业提升竞争 力“八个一批”等一批政策举措,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创新资源要素高效整合。积极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及2其团队专利入股、股权投资改革,建立“股份合作、团队控股、 股权激励”机制。建立人才、经济、科技工作“三位一体”管理 体制,形成了“点面结合、条块互动、上
3、下联合”的大创新工作局面。2.多级支撑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高端攀升态势明显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 装业等支柱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成效显著,发挥“两整车一 中心”带动作用,吸引中国智能车研发测试中心、汽车轻量化研究院等近10家重点汽车研发机构落户,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智能装备水平提升,实现传统优势产业“二次创业”。特 色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规模以上 新能源企业24家、新材料企业109家,实现产值分别占产业总量 的69.9%和17.9%。前瞻性产业加速布局。布局氢燃料电池、数字 经济、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等一批重点产业,在新能源汽车、
4、氢 燃料电池等领域,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的组织实 施,“十三五”期间培育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5 项,获省级资金资助2亿元。3.企业主体地位日益强化,创新企业梯队逐渐形成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着力培育基地型、旗 舰型、科技型骨干企业,已初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 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梯队。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积极对接高企培育“小升高”计划,2020年3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625 家,入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288 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18家,较2015年末增长1.47倍。累 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小微进规”企业3
5、86 家。引导国内优秀股权投资机构加大对接力度,形成科创板后备梯队企业15家。4.平台建设体系渐趋完善,地方特色服务理念凸显完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累计建成新型研发机构36家, 数量高于全省同类城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5家,省院士工 作站8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以上 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其中国家级6家。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市产业知识服务平台,订制、生成地方产业自身独有的知识 库,在装备制造和信息技术领域启动建设市中小企业研发试制公 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过程中所需的个性化测试、加工等服务。5.杠杆撬动科技创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积极开拓科技金融合
6、作途径。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 向、政策性金融资金和商业性金融资金相结合的科技金融合作新 机制,加快构建符合实际的多元化、多层次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设立总规模2 亿元的常创股权投资基金,与苏州科创投基金形成 联动机制,与浦发银行等形成投贷联动机制,纳入投资项目库72 个。建立科技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促进金融活水畅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通过苏科贷、信保贷、集合信贷等科技金融举措4帮助418家企业获得科技贷款19.7亿元。省地联动建成省科技企 业融资路演服务中心常熟高新区分中心,搭建银企对接交流平台。 实施“科技创新券”工程。支持初创期、小微科技型企业开展新 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开发
7、,鼓励向高校、科研院所或第 三方专业机构购买技术和服务,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超1.5亿元,政策覆盖企业超700家。6.多措并举招才引智,人才引培成绩斐然持续优化引才留才机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市人才发 展专项资金基本达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1%。探索以市场化薪酬 和标志性成果为指标的人才分类评价办法,建立市场化人才认定 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计 划”“海鸥计划”,围绕“354”产业发展方向及企业需求,紧盯“高 精尖缺”人才,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重点学科和高层次科研院所,加快高层次人才及团队集聚。2020年,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省
8、双创人才9人,全市创新 创业领军人才总数突破500 人。构建高端引才品牌。开展“小规 模、多频次、精准化”产学研活动,举办常熟产创融合项目路演 暨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会、“创享未来赢在常熟”第五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常熟精英周等活动。(二)机遇与挑战1.面临机遇从国际来看,世界正处于充满不确定性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5国际力量格局加速演变,大国博弈和战略竞争加剧,特别是中美 关系转向直接竞争,且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制造业回流和新冠 疫情双重叠加,促使由全球产业链分工转为能掌控的区域产业链 分工,且具有日益严峻性。同时,新技术革命正处于加速突破的 “裂变期”前夜,抢占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高端
9、环 节的竞争日趋激烈,且面临着受西方发达国家“围攻”而被迫形 成“技术闭环”的巨大挑战。科技革命或将在“十四五”期间陆 续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带来巨大的生产方式变革和商业 模式变革。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经济再平衡、重塑区域竞争新优势的核心要素。从国内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 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且正在逐步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形势加速了国内 各县域城市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发达县域敢于在科技体制上动刀 子,吸引人才、资金、平台等创新资源的政策频出,部分县域城市在科技创新上的大胆探索对常熟创新型县(市)建设构成挑战。从区域来
10、看,“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 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孕育着国家战略的 重大项目和要素投放的新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 产业链重组,激发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常熟产业转型升 级、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提供了新机遇。常熟要全方位对接、最大限度承接国家战略“溢出效应”,推动形成产业互补共6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格局。2. 存在问题当前,常熟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资源环境约束加 剧、要素成本上升、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面临着一些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创新驱动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一 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和能力不强的问题
11、仍然存在。创新主体 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既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又有显著竞争力的领 军型企业不多。二是产业承接能力亟待提升。常熟将发展信息技 术、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氢燃料电池等重点产业,但缺乏与之 相匹配的体系化平台载体。三是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有待提高。 常熟创新开放程度不高,对上海等城市的人才、资本、设施等创 新资源吸引力有限,高端技术团队、研发力量、产业化队伍高效 对接机制缺位。四是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建设仍需不断深 入推进。迫切需要完善并落实各项科技创新政策,建设更加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二、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 精神,牢牢把握“四
12、个面向”战略方向,坚持科技创新在全市经 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战略支 撑,顺应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践行“两争一前列”新使命要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7坚持体制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力、存量创新与增量创新双轮驱 动,围绕美丽常熟建设主轴主线,以厅市会商和国家创新型县(市) 建设为抓手,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攻方向,以提升创新 平台和载体能级为支撑,加快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科技含 量高、区域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引领的 全国县级标杆城市,为常熟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绘就“六美集大美、幸福新常熟”的发
13、展蓝图。(二)基本原则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以改革促发展、谋创新,深 入推进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系统化破解制约科技创新 制度性约束问题,形成制度体系支撑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以创 新求突破、务实效,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决定性作用,在公平竞争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 力。发挥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推动县域科技创 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外在推力和内生动力。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针对自身特点找准需求定位 和主攻方向,把特色转化为自身
14、优势、创造优势,重塑新形势下 常熟制造业发展新动力,加快构建符合常熟特点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常熟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8坚持开放合作、融合发展。紧跟国家“一带一路”、长江 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战略部署,从更 大空间推进对外合作、开放交流,汇聚全球高端人才、资金、技 术、信息等创新要素,深度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在开放竞争中拓展空间、提升水平。(三)发展定位-产创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厅市会商和首批国家创 新型县(市)建设为引领,启动产创融合“十百千”平台载体建 设工程(“十四五”期间,围绕十大重点产业链部署十大战略性创 新平台、围绕创新平台衍生打造百个支撑行业领军和标
15、杆企业的 优质载体、带动培育千家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紧紧 围绕区域产业特色,整体布局和优化提升相关平台载体,以科技 赋能产业提档升级,打造“一区域一特色”“一产业一平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科技体制综合改革样板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更高起点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创新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转化、 股权激励、知识产权保护、公共管理服务等机制,探索依靠科技 创新驱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为推动全省县域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供示范。长三角县域创新发展引领区。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 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新机遇,融通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全方位9对接、最大限度承接一体化“溢出效应”,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 度融合,提升在长三角价值链中的位势,增强对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 国家创新型县市标杆区。牢牢把握国家创新型县(市) 建设契机,更高质量集聚高端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全 面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能力,力争成为全国创新体系布局中资源汇聚、效能放大的重要创新县域标杆城市。(四)规划目标到2025年,县域经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整 体创新实力显著提升,在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