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docx
《常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docx(6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常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主要成就“十三五”以来,常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标准推进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和 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 比 重达3.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3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1%,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1.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科技综改试点成效显著常熟充分发挥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 键支撑作用,在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加强改革 实践。改革科技创新工作
2、机制。成立“科技创新办公室”、科技创 新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建立创新工作例会制度,由市政府主 要领导挂帅,推进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三区一园”创 新转型等创新发展重大督导事项。政策加码释放创新活力。制定 股权投资基金、自主创新产品等一批政策措施,出台高新技术企 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聚力产业科技创新“12条”、企业提升竞争 力“八个一批”等一批政策举措,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创新资源要素高效整合。积极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及2其团队专利入股、股权投资改革,建立“股份合作、团队控股、 股权激励”机制。建立人才、经济、科技工作“三位一体”管理 体制,形成了“点面结合、条块互动、上
3、下联合”的大创新工作局面。2.多级支撑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高端攀升态势明显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 装业等支柱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成效显著,发挥“两整车一 中心”带动作用,吸引中国智能车研发测试中心、汽车轻量化研究院等近10家重点汽车研发机构落户,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智能装备水平提升,实现传统优势产业“二次创业”。特 色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规模以上 新能源企业24家、新材料企业109家,实现产值分别占产业总量 的69.9%和17.9%。前瞻性产业加速布局。布局氢燃料电池、数字 经济、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等一批重点产业,在新能源汽车、
4、氢 燃料电池等领域,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的组织实 施,“十三五”期间培育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5 项,获省级资金资助2亿元。3.企业主体地位日益强化,创新企业梯队逐渐形成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着力培育基地型、旗 舰型、科技型骨干企业,已初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 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梯队。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积极对接高企培育“小升高”计划,2020年3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625 家,入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288 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18家,较2015年末增长1.47倍。累 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小微进规”企业3
5、86 家。引导国内优秀股权投资机构加大对接力度,形成科创板后备梯队企业15家。4.平台建设体系渐趋完善,地方特色服务理念凸显完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累计建成新型研发机构36家, 数量高于全省同类城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5家,省院士工 作站8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以上 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其中国家级6家。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市产业知识服务平台,订制、生成地方产业自身独有的知识 库,在装备制造和信息技术领域启动建设市中小企业研发试制公 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过程中所需的个性化测试、加工等服务。5.杠杆撬动科技创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积极开拓科技金融合
6、作途径。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 向、政策性金融资金和商业性金融资金相结合的科技金融合作新 机制,加快构建符合实际的多元化、多层次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设立总规模2 亿元的常创股权投资基金,与苏州科创投基金形成 联动机制,与浦发银行等形成投贷联动机制,纳入投资项目库72 个。建立科技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促进金融活水畅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通过苏科贷、信保贷、集合信贷等科技金融举措4帮助418家企业获得科技贷款19.7亿元。省地联动建成省科技企 业融资路演服务中心常熟高新区分中心,搭建银企对接交流平台。 实施“科技创新券”工程。支持初创期、小微科技型企业开展新 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开发
7、,鼓励向高校、科研院所或第 三方专业机构购买技术和服务,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超1.5亿元,政策覆盖企业超700家。6.多措并举招才引智,人才引培成绩斐然持续优化引才留才机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市人才发 展专项资金基本达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1%。探索以市场化薪酬 和标志性成果为指标的人才分类评价办法,建立市场化人才认定 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计 划”“海鸥计划”,围绕“354”产业发展方向及企业需求,紧盯“高 精尖缺”人才,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重点学科和高层次科研院所,加快高层次人才及团队集聚。2020年,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熟市 十四 科技 创新 规划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