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应急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应急解决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智慧应急解决方案一.背景1.1 城市突发事件现状分析近些年来,我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综合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对公共安全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和严重危害。总结起来,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度高、分布广、损失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生产值,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地区。2008年1月中旬,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西北地区东部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交通运输、电力设施、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受到了
2、严重影响。据国家发改委统计,这次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了1500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2008年5月120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震感。这次地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累计受灾群众达到4500万人。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玉树县城强震后土木结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造成2698人遇难。第二,重大、特大事故时有发生。近几年,全国每年发生的各类事故造成十多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在千亿元以上。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左右,王家岭矿发生透水事故,事故造成153
3、人被困,经全力抢险,115人获救,另有38名矿工遇难。第三,多种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据统计,全球新发现的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有些还造成了严重后果,如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等。第四,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恶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明显增多。在今后的五到十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各种自然的、社会的和技术的安全风险将交织并存,公共安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与挑战。突发公共事件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制约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强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是减小损失、创造良好
4、社会环境的关键。1.2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现状分析我国正在完善以国务院应急平台为核心的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6106号)明确提出,“以国务院应急平台为中心,以省级和部门应急平台为枢纽,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国家应急平台体系2006年,国家启动了“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20062008)。为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提供了设计方案、标准规范、软件系统和数据库等关键技术支撑,以及12个部门应急平台和10个省级应急平台技术研发与示范。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家应
5、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对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总体框架内容和建设任务分工等提出要求。2008年,在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的组织下,启动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任务包括:C建设国务院应急平台建设省级应急平台与国务院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建设部门应急平台与国务院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规划建设市级、县级应急平台图表1国家应急平台多级体系结构示意图2010年,逐步推进与省级应急平台和部门应急平台间的互联互通。为加快推进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应用层面的互联互通、上下衔接、顺畅运行,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针对省级应急平台建设和部门应急平台建设给出了指导意见,各省级人民
6、政府和国家部委都在根据国家对应急平台的要求进行互联互通和综合应用系统的建设工作。1.3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是城市地理信息和其他城市信息相结合、并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的、能供用户访问的一个将各个城市和城市外的空间连在一起的虚拟空间,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城市为城市规划、智能化交通、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城市安全应急响应等创造了条件,是信息时代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7、。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物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互联互通。国际电联曾预测,未来世界是无所不在的物联网世界,到2017年将有7万亿传感器为地球上的70亿人口提供服务。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物联网将与水、电、气、路一样,成为地球上的一类新的基础设施。全IP网络架构的物联网集智能传感网、智能控制网、智能安全网的特性于一体,真正做到将识别、
8、定位、跟踪、监控、管理等智能化。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相结合的产物,包含智慧传感网、智慧控制网和智慧安全网。智慧城市的理念是把传感器装备到城市生活中的各种物体中形成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实现物联网的整合,从而实现数字城市与城市系统整合。通过智慧城市,可以实现城市的智慧管理及服务。智慧城市是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量测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和运营,包括城市的信息、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城市信息管理平台与综合决策支撑平台。根据智慧地球的特征,可知智慧城市应具备以下4个特征:第一,智慧城市包含物联网。1)实现全面感知:利用RFID、二维码、各类传感器等随时随地获
9、取物体的信息。2)实现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3)实现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第二,智慧城市面向应用和服务。第三,智慧城市与物理城市融为一体。第四,智慧城市能实现自主组网、自维护。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延续,也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智慧城市是一种看待城市的新角度,是一种发展城市的新思维。“智慧城市的理念提供了城市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开辟了认识城市、发展城市的新视角,其本质是以物联网为重要基础之一,以先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多网融合为依托,以
10、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二.城市应急管理业务分析政府综合应急管理应满足日常值守应急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应急业务分为常态业务和非常态业务。常态业务指没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的应急管理业务,而非常态业务则反映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的业务。根据应急管理工作流程,常态业务主要是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包括值守应急、应急规划与平台建设、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应急培训、科普宣教等业务;非常态业务涉及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等过程,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值守、风险源监测、风险隐患排查、分析研判、预警信息发布、职能辅助决策
11、、指挥调度、应急资源保障、恢复重建和应急评估等业务。其中常态和非常态业务均涉及应急值守、风险分析、预测预警和应急资源保障。常态非常态应急事件接报与管理应急专题数据管理与维护风险监测风险评估I应急专题地图打印数字化预案管理应急值守资源保障资源调配I态势模拟=灾害损失评估I应急能力评估恢复重建总结评估预测预警图表2应急管理业务分析图2.1 应急日常管理2.1.1 应急值守主要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过程中的信息接报、跟踪反馈、情况综合和信息通报;突发公共事件现场音视频图像采集接入;政府值班业务管理,综合应急业务管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信息和相关数据资料的查询和调用。2.1.2 应急专题数据管理与维
12、护管理和维护各类应急专题数据,包括应急资源、危险源、重点防护目标等。2.1.3 预案管理对各级、各类应急预案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1.4 应急演练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的预案要通过开展联合演练等方式,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通过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案场景进行仿真模拟,在虚拟场景中分析事态、提出应对策略,检验评估其他业务系统的执行效率和效果。2.1.5 应急培训有计划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远程网络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2.1.6 科普宣教通过通信、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手段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
13、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公众防范信息,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2 风险监测与预测预警2.2.1 风险源监测和风险隐患排查常态情况下对地方和有关部门监测信息和风险分析信息的汇集,并可对相关信息进行搜索查询或者筛选,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作为事件处置的依据。当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要快速全面的获得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数据、语音、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特别是事件现场周边的数据(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降雨量、风速、风向等)和视频(现场动态视频或者静态图像等),结合地方和有关部门监测信息和风险分析信息进行风险评估。2.2.2 预测预警和分析研判应急管理需要实现灾害事故的早期预
14、警,趋势预测和综合研判,预测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影响方式、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等,从而达到减少和避免原发性灾害事故的发生以及减少灾害事故的衍生次生,为应急救援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支撑。2.2.3 预警信息发布通过通信、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手段向应急相关机构和人员以及公众发布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防范信息、事件信息和处置信息等。2.3 应急处置与救援2.3.1 智能辅助决策与指挥调度应急指挥人员掌握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装备等资源的分布情况,会同相关应急机构、部门和地区研究提出部署和调度指挥方案,及时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情况和应急处置进展情况传递给有关方面,实现协同指挥、有序调度
15、和有效监督,提高应急处置效率。2.3.2 应急资源保障应急资源保障业务包括两个方面:是常态时,有效管理人力、物力、财力、医疗卫生、交通运输、通信保障等资源;二是非常态时,制定应急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对应对过程中所需资源的状态跟踪、反馈,保证资源及时到位,满足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2.4 恢复重建与总结评估2.4.1 恢复重建为恢复重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包括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有关部门要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保险监管机构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根据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2.4.2 总结评估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进行记录,并采用根据应急预案及其他相关规定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防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进行评估,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过程中和过程后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且可利用系统的相关记录,再现应急过程。三.智慧应急为我们带来什么3.1 智慧应急应需而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安危。现阶段,我国正进入“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和“社会富风险期”,如何应对这两高,是我国政府的当务之急。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