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人格发展评价的意蕴与价值.docx
《幼儿人格发展评价的意蕴与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人格发展评价的意蕴与价值.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幼儿人格发展评价的意蕴与价值多年来,学校从课程建设、课程研究方式转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等多角度切入,不断深化人格教育的内涵。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评价越来越成为提高人格教育质量的关键。然而,现阶段幼儿人格发展评价缺乏适宜的评价工具,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情境较为封闭,评价结果仍无法有机联结人格教育实践中真实、具体的系统场景,从而导致评价意义的丧失。为突破人格发展园本课程质量提升的瓶颈,我们尝试从幼儿人格发展的真实状态入手,回归并投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学习和游戏现场,挖掘隐藏的人格发展倾向性表现,联合家庭、社区等资源,对幼儿人格发展评价体系开展研究与实践。一、内涵理解(一)幼儿人格发展人格,
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个体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具有调控能力、倾向性、动力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综合系统。通过连续性、系统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愈发感受到幼儿人格是幼儿精神成长的核心部分,是幼儿生命展开的力量来源。我们认为,幼儿人格发展是指在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下,追随个体成长的规律性和可能性,幼儿人格特质发生积极、个性和整体演化的过程,具有动态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统合性等特征。(二)幼儿人格发展评价幼儿人格培育是一种紧扣核心素养的教育,体现教育的整体性、联系性和人文性。幼儿人格发展评价是基于幼儿生命成长的立场,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人的自我实现,关注教育现场中幼儿行为、情感、个性
3、倾向等表现,捕捉幼儿生命成长的意义时刻,通过记录、分析、追踪来具体地、真正地呈现幼儿人格发展的动态和规律,进而不断调整教育策略,提供适合的教育支持。二、理论依托(一)“认知一情感”人格系统理论根据人格研究的社会认知取向,1995年,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米歇尔等人提出了“认知一情感”人格系统理论(即CAPS理论)。该理论对幼儿人格评价理念和实践都具有极强的启发意义。其一,评价建立在幼儿人格的发展特性之上。CAPS理论强调个体与特定情境的交互,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幼儿人格发生自主的个性化和阶段性改变。因此,幼儿人格发展评价需遵循动态化、过程化和差异化的评价原则。其二,评价素材中应包含幼儿的基本发展信
4、息。根据CAPS理论,人格与特定社会和文化紧密联系。所以,在实施评价时,评价者应充分收集个人属性、近期身心状态和活动场景等信息作为评价分析的参考依据。(二)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根据其观点,在实施评价时应遵循以下两个重要原则。第一,幼儿是评价的主体。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存在,评价的目标建立、评价的手段实施、评价的成长推进都应基于幼儿发展本身。同时,评价的过程也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幼儿不仅在自我审思中完善自我意识,更在广泛的评价回馈中明确自己的个体价值。第二,在幼儿的学习、生活和游戏
5、中实施评价。建构主义评价观强调,评价应发生在活动中、任务中、表现中、协商中和合作中。评价必须扎根在幼儿真实的课程生活中,通过对幼儿行为模式、学习方式、游戏选择、情感变化、多元表达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掌握幼儿人格发展的当下状况,以此及时调整课程的进度、方式和难度,形成良性循环。三、价值追溯与阐释为厘清幼儿人格发展评价的改革基点,开启幼儿人格发展评价的系统建构,下面从幼儿成长、教育质量和教师发展三个维度来阐述。(一)基于幼儿成长的需要1 .整体全面的成长实践2023年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32030年)提出,坚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幼儿教育必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人格 发展 评价 意蕴 价值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