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docx
《复旦《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课程介绍复旦大学药学院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五所高等药学院校之一,创建于1936年,时称国立上海医学院药学专修科,继后分别更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药科、国立上海医学院药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2000年,原上海医科大学与原复旦大学合并后定名为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学是复旦大学药学院在全国开设较早、影响较大的课程之一,初期由我国著名医学家、药用植物学家和生药学家张和岑教授领衔讲授和指导,经过黄沁、李颖、戴克敏、顺庆生、潘胜利等几代专家教授的不懈努力,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和研究在全国确立了重要地位。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于1962年就建立起了植物标本室(
2、并被国际植物标本馆索引收录),馆藏腊叶标本和实物浸泡标本共计2万余份,以收藏浙江和江苏药用植物标本为特色。药用植物学是复旦大学药学院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它是利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和分类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药用植物的一门基础学科。药用植物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植物学知识,研究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药效观察,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以及中草药种类的整理等内容,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和准确有效。药用植物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反映了我国药用植物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药用植物学教学团队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教学和实验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多次主编或参编
3、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前,药用植物学教学团队担负着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临床药学专业、生命科学院生物技术基地班以及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学,每年选课学生总人数达290多人。2000年后,为了顺应课程改革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将原药用植物学课程拆分为药用植物学I(包括植物形态学和植物分类学的内容)和药用植物学II(包含植物解剖学的内容),其中药用植物学I作为专业必修课,药用植物学H作为专业选修课。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都非常强的基础课,在药学专业的知识结构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学习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和中药鉴定学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在药学专业人
4、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通过对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植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准确的描述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特点,培养学生掌握本课程范围内的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特征,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教师课堂讲解,结合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和野外采药实习,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药用植物学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药用植物鉴定的基本技能。()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记忆和识别植物六大类器官的正常类型和变态特征。(2)记忆被子植物24个科的重点特征、拉丁科名及其重点药用植物。(3)熟悉植物的命名与国际植物命名法规。(4)了解药用植物研究范围、发展简史等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用植物学 复旦 药用 植物学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