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水利局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丽水市水利局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市水利局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5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章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辖莲都区、龙泉市和青田、缙云、云和、庆元、遂昌、松阳、景宁7县,全市国土面积17298k其中山地占88.4%,耕地占5.5%,水面及其他占6.1%。境内丛山绵亘,峡谷众多,河流湍急。丽水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全市年平均气温16.918.4C,降雨量在1400240Omm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1733.5mm。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西南部和东部降雨较多。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丰年与最枯年降雨量之比为1.91倍;年平均最大降雨是最小降雨的1.79倍;年内季节分配上也不平衡,雨量多集中在
2、49月,占全年总雨量的70%以上;其中56月的降水更为集中,而79月受台风或热带气旋的影响,易带来大风暴雨等天气。降水的集中导致局部洪涝,特别是小流域山洪灾害。当台汛期影响的台风或热带气旋较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易产生高温晴热天气,导致大范围的高温干旱灾害。丽水市境内有瓯江、钱塘江、闽江、福安江、飞云江、椒江等六大水系。瓯江水系为丽水市的主干水系,干流长384km,流域面积为18100kn?。境内干流长316km,占全长的82.3%,流域面积13108km2,占全流域的72.4%,占全市面积的76%。全市水资源较为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03.13亿nA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184.59亿nA人
3、均7376nA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3.6倍。主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2005年断面监测,符合I类水标准占13.8%,II类水占74.7%,HI类水占9.2%,劣V类水占2.3%。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约396万kW,可供开发的水电资源327.8万kW。二、“十五”水利发展现状(一)“十五”水利发展成就“十五”期间,丽水市转变治水思路,充分利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省委省政府加大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支持力度、撤地设市和推进城市化等大好机遇,发展水利事业,形成了全市水利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局面。1、坚持规划先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规划体系。“十五”期间,丽水市根据新的治水思路,秉承水利为经济社
4、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的理念,前瞻性开展水利规划和专题研究。市本级完成了城市防洪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城乡供水水源规划、河道整治规划、千库保安规划、水电开发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一系列水利规划和重大专题研究23项,为全市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从中推出并实施了一批水利项目,为丽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2、县级以上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初具规模。全市共投入资金13.84亿元,建设高标准堤防81.1km,完成瓯江干堤建设82.8km。除青田县城外,市本级和各县(市)城防工程通过验收,基本建成高标准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丽水市主城区、松阳、云和、景宁已基本达五
5、十年一遇防洪标准,其他县(市)城市建成区基本达到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初步建成了信息采集系统、防汛会商系统等现代防汛指挥支持系统,防洪减灾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防汛工作开始进入法制化、现代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对经济社会发展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3、“三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城乡水资源配置工程逐步展开。城市供水工程初具框架,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用水保证率90%以上,玉溪引水工程已开工建设,城市供水基本得到保障。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稳步推进,已建成29个农村饮用水项目,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13.72万人,解决饮水困难人口7.13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达35.5%,通自来水率达41.7
6、%。农业灌溉条件进一步提高。河道整治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投资6.7亿元,完成了153.36km的清水河道建设。市本级生态河道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瓯江干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编制完成并上报水利部,争取列入全国六个试点项目之一。市本级内河整治部分工程已经开始建设。江滨景观带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南明湖2006年可建成蓄水。千库保安工程进展顺利。己投入资金1.8亿元,完成了76座水库除险加固。水库巡查网络基本形成,巡查制度得到落实。4、华东绿色能源基地格局初步形成。新增水电装机56.6万kW,全市水电总装机容量达133.5万kW,占可开发量的40.7%,比“九五”期末增长70.7%o续建水电
7、站I11万kW,已建、在建水电站合计244.5万kW,占可开发量的74.6%。小水电产业产生的GDP已占全市GDP的8%左右,八个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顺利完成,景宁县被水利部授予“中国农村小水电之乡”称号。小水电已经成为丽水的支柱产业之一和重要要经济增长点,华东绿色能源基地格局初步形成。5、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水土流失率从1999年的17.37%降至2004年的13%,呈逐年递减趋势。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规范,水土流失状况总体趋好,瓯江源头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被列为浙江省唯一的全国水保生态建设示范区,并已开始实施。6、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规范,保障了水利工作的有序开展。认真贯彻执行中华
8、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配套出台了丽水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丽水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办法、丽水市本级河道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机关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二)“十五”水利发展经验1、转变治水理念和思路,努力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工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治水思路从传统水利逐步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根据我市“十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构建水利安全和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以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以人为本搞建设,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确保市民安居乐业,提升了丽水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丽水市 水利局 发展 十一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