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计一、自主研学1.学生完成课前自主研学内容。2、学生轮流进行课前三分钟素养展示。二、小组群学学生素养展示结束,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我们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请大家拿出研学单,小组内交流表格内容。组长安排交流顺序,听明白了吗?开始!小组交流研学单第一部分(表格数据和我的发现)。三、班级展学1、小组展示交流成果师:哪个小组派代表来跟大家交流研学单内容?(小组代表交流表格数据)谁还有问题吗?老师想问你一个问题:我们并不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那这一栏中的数你们组是怎样得出来的?生:师:也就是说,长方体的体积实际上就是它所包
2、含的体积单位的个数。继续交流我的发现:(1)长方体的体积和正方体的个数相等。(2)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让学生依次验证:5x2x1=10,4x2x3=24,6x2x3=36)师:我们仅凭这三个算式就以此推测长X宽X高=长方体体积还有些牵强。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长方体体积可以用长X宽X高来计算?板书:长X宽X高=长方体体积(对应关系)每排个数:X排数X层数=小正方体总个数所以,长方体体积=长X宽X高。组长:这是我们小组的观点,哪个小组还有补充?(其他小组进行研学内容补充。)师: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我们知道了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以后在计算体积时,我们就不用了把它们分割成一个个的体积单位,
3、只要知道了它的长、宽、高就可以了。2、班级交流研学单第二部分。3、小组内交流第二部分研学内容,并补充自己的研学单。组内交流结束后班级展学。四、评测析学。完成评学单,集体对答案。针对有争议的题目重点讲解。【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整体自学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比较强,操作能力也比较强。基于学生学情,让学生课前自主操作并完成研学单【探一探】,课堂上直接小组交流研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学生在五年级上学期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节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探索、实践,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掌握公式的意义和
4、用法。【效果分析】:执教完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心里还是有些小惊喜的。惊喜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超出了老师的预期,惊喜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提升。比如在上课前的个人素养展示环节,赵家一同学俨然一副肖老师的样子,评价起来头头是道。学生们在研究我的发现部分,能发现“形状改变,体积不变”这一规律也着实让老师吃惊。当时预设的是学生能说出两个发现就不错了,有的同学竟然能举一反三,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理解是难点,这一环节学生只能意识。到每排个数X排数X层数能算出小正方体的个数,但是表达不出来。对于它们与长、宽、高的对应关系也是无法建立联系。所以这部分由老师根据学情,适时突破重难点。对
5、于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理解,学生能表达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意思,也能理解。a3的意思,甚至举出具体的例子,可以看出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比较强。自我检测环节,学生对于最后一个小题有理解失误的情况存在,其他题目掌握的比较好。整节课目标达成效果较好。【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认识体积单位后,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基于对体积概念的理解,通过数体积单位的小正方体来探索的教材由问题直接引出,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有前面的学习经验,学生自然想到把长方体切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体积就是多少,即“数体积单位的个数”但受客观的限制,有些物体是不能切割的。进一步猜想长方体的体积也应该有计算方法。由此调动学生实验、探究计算方法的兴趣。教材以“用体枳为Icm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为任务展开活动。通过对摆法不同的长方体长宽,高、小正方体的数量、体积等相关数据的分析、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方体所含体单位的数量多少,另一方面引是坐生找出长方中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