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全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27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各有关中央企业,有关行业协会、学会:经国务院同意,现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16年12月26日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公开发布稿)2016年12月前言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竞争力。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深刻调整,供求关系总体缓和,应对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新轮能源革命蓬勃兴起。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能源消费增速趋缓,发展质量和效率问题突出,供
2、给侧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能源转型变革任重道远。“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动能源革命的蓄力加速期,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能源发展改革的重大历史使命。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我国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第一章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二五”
3、时期我国能源较快发展,供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逐步提高,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开始涌现,能源发展站到转型变革的新起点。能源供给保障有力。能源生产总量、电力装机规模和发电量稳居世界第一,长期以来的保供压力基本缓解。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建成一批安全高效大型现代化煤矿。油气储采比稳中有升,能源储运能力显著增强,油气主干管道里程从7.3万公里增长到11.2万公里,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突破60万公里,西电东送能力达到1.4亿千瓦,资源跨区优化配置能力大幅提升。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提高2.6和1.9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5
4、.2个百分点,清洁化步伐不断加快。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和核电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例达到35%,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世界的40%左右。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4%,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20%以上,超额完成规划目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逐步落实,重点输电通道全面开工,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深入实施,东部11个省(市)提前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散煤治理步伐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推动现役煤电机组全面实现脱硫,脱硝机组比例达到92%,单位千瓦时供电煤耗下降18克标准煤,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程全面启动。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千
5、万吨煤炭综采、智能无人采煤工作面、三次采油和复杂区块油气开发、单机80万千瓦水轮机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特高压输电等技术装备保持世界领先水平。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三代核电“华龙号”、四代安全特征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深水油气钻探、页岩气开采取得突破,海上风电、低风速风电进入商业化运营,大规模储能、石墨烯材料等关键技术正在孕育突破,能源发展进入创新驱动的新阶段。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大幅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电力市场建设、交易机构组建、发用电计划放开、售电侧和输配电价改革加快实施。油气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电煤价格双轨制取消,煤炭资源税改
6、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源投资进步向民间资本开放。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全面展开,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深入推进。西北、东北、西南及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不断完善。电力、油气、可再生能源和煤炭等领域技术、装备和服务合作成效显著,核电国际合作迈开新步伐。双多边能源交流广泛开展,我国对国际能源事务的影响力逐步增强。专栏1“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主要成就指标单位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次能源生产量亿吨标准煤31236.23%其中:煤炭亿吨34.337.51.8%原油亿吨22.151.1%天然气亿立方米957.913467.0%非化石能源亿吨标准煤3.25.210.2%电力装机规模亿千瓦9.
7、715.39.5%其中:水电亿千瓦2.23.28.1%煤电亿千瓦6.69.06.4%气电万千瓦2642660320.1%核电万千瓦1082271720.2%风电万千瓦29581307534.6%太阳能发电万千瓦264318177%能源消费总亿吨标准煤36.1433.6%能源消费结构其中:煤炭%69.264(-5.2)石油%17418.10.7)天然气%45.9(1.9)非化石能源%9.4122.6.注I()内为五年累计值.二、发展趋势从国际看,“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将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围绕能源市场和创新变革的国际竞争仍然激烈,主要呈现以下五个趋势。能源供需宽松化。
8、美国页岩油气革命,推动全球油气储量、产量大幅增加。液化天然气技术进一步成熟,全球天然气贸易规模持续增长,并从区域化走向全球化。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成为能源供应新的增长极。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潜在增长率下降,能源需求增速明显放缓,全球能源供应能力充足。能源格局多极化。世界能源消费重心加速东移,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基本趋于稳定,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亚太地区成为推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美洲油气产能持续增长,成为国际油气新增产量的主要供应地区,西亚地区油气供应一极独大的优势弱化,逐步形成西亚、中亚一俄罗斯、非洲、美洲多极发展新格局。能源结构低碳化。世界能源低碳化进程进一步
9、加快,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天然气消费比重已经超过30%,2030年天然气有望成为第一大能源品种。欧盟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已经达到15%,预计2030年将超过27%。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了世界核电发展进程,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主要核电大国和些新兴国家仍将核电作为低碳能源发展的方向。能源系统智能化。能源科技创新加速推进,新一轮能源技术变革方兴未艾,以智能化为特征的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开始涌现。智能电网加快发展,分布式智能供能系统在工业园区、城镇社区、公用建筑和私人住宅开始应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用能主体参与能源生产和市场交易,智慧能源
10、新业态初现雏形。国际竞争复杂化。能源国际竞争焦点从传统的资源掌控权、战略通道控制权向定价权、货币结算权、转型变革主导权扩展。能源生产消费国利益分化调整,传统与新兴能源生产国之间角力加剧,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加速重构。从国内看,“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能源发展将呈现以下五个趋势。能源消费增速明显回落。未来五年,钢铁、有色、建材等主要耗能产品需求预计将达到峰值,能源消费将稳中有降。在经济增速趋缓、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能源消费增速预计将从“十五”以来的年均9%下降到2.5%左右。能源结构双重更替加快。“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目标的决胜期,
11、也是为2030年前后碳排放达到峰值奠定基础的关键期。煤炭消费比重将进步降低,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将显著提高,我国主体能源由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双重更替进程将加快推进。能源发展动力加快转换。能源发展正在由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体制和发展模式创新将进步推动能源清洁化、智能化发展,培育形成新产业和新业态。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逐步由传统高耗能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能,现代制造业、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将成为新的用能增长点。能源供需形态深刻变化。随着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低风速风电、太阳能新材料等技术的突破和商业化应用,能源供需方式和系统形态正在发生深刻
12、变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将越来越多地满足新增用能需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在新城镇、新农村能源供应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能源国际合作迈向更高水平。“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入实施,推动能源领域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开放交融,有利于全方面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形成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新格局。三、主要问题和挑战“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消费增长换档减速,保供压力明显缓解,供需相对宽松,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在供求关系缓和的同时,结构性、体制机制性等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成为制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向未来,我国能源发展既面临厚植发展优势、调整优化结构、
13、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交织、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传统能源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煤炭产能过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煤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明显偏低,并呈现进一步下降趋势,导致设备利用效率低下、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大幅增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过剩,产能利用率不到70%,但高品质清洁油品生产能力不足。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多重瓶颈。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尚未得到有效落实。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不足,调度运行和调峰成本补偿机制不健全,难以适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要求,部分地区弃风、弃水、弃光问题严重。鼓励风电和光伏发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加快分布式发展的机制尚未建立,可再生能源发
14、展模式多样化受到制约。天然气消费市场亟需开拓。天然气消费水平明显偏低与供应能力阶段性富余问题并存,需要尽快拓展新的消费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网密度低,储气调峰设施严重不足。输配成本偏高,扩大天然气消费面临诸多障碍。市场机制不健全,国际市场低价天然气难以适时进口,天然气价格水平总体偏高,随着煤炭、石油价格下行,气价竞争力进一步削弱,天然气消费市场拓展受到制约。能源清洁替代任务艰巨。部分地区能源生产消费的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煤炭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高达20%以上,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气代煤和以电代煤等清洁替代成本高,洁净型煤推广困难,大量煤炭在小锅炉、小窑炉及家庭
15、生活等领域散烧使用,污染物排放严重。高品质清洁油品利用率较低,交通用油等亟需改造升级。能源系统整体效率较低。电力、热力、燃气等不同供能系统集成互补、梯级利用程度不高。电力、天然气峰谷差逐渐增大,系统调峰能力严重不足,需求侧响应机制尚未充分建立,供应能力大都按照满足最大负荷需要设计,造成系统设备利用率持续下降。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长距离大规模外送需配套大量煤电用以调峰,输送清洁能源比例偏低,系统利用效率不高。跨省区能源资源配置矛盾凸显。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大都仍延续大开发、多外送的发展惯性,而主要能源消费地区需求增长放缓,市场空间萎缩,更加注重能源获取的经济性与可控性,对接受区外能源的积极性普遍降低。能源送受地区之间利益矛盾日益加剧,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受阻,部分跨省区能源输送通道面临低效运行甚至闲置的风险。适应能源转型变革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能源价格、税收、财政、环保等政策衔接协调不够,能源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价格制度不完善,天然气、电力调峰成本补偿及相应价格机制较为缺乏,科学灵活的价格调节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不能适应能源革命的新要求。第二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