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篇2023年关于主题教育基层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篇2023年关于主题教育基层调研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关于主题教育基层调研报告共九篇目录【第一篇】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治理新格局一一以*县*乡*村为例【第二篇】党建引领聚合力,*治理兴乡村一一以*县* *镇*村为例【第三篇】党建引领*治理,共同缔造和美画卷一一以* *县*乡为例【第四篇】建好“*互助站”激发群众自治力一一以*县*镇*村为例【第五篇】“三心共融”*治理显实效一一以*县*镇* *村为例【第六篇】*网格齐发力,社会治理见实效一一以*县* *乡*村为例【第七篇】架起民生连心桥,共绘时代新生活一一以*市*镇*村为例【第八篇】建强流动党群服务驿站,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以*区*乡*村为例【第九篇】让治理更深一层,让服务更近一步一一
2、以*区*镇*村为例刖百当下,全党上下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如何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把学和研结合起来,把查和改贯通起来,实打实地解决一批突出问题?近期,*围绕“党建引领*治理”这一主题,组织各乡镇(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系列成果,现将优秀案例予以交流。【第一篇】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治理新格局以*县*乡*村为例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近年来,*乡以
3、*村为试点,坚持党建引领*治理,逐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治理格局。一、基本情况*村位于*乡东北部,距*乡集镇3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397户1340人,耕地面积2836亩。地理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是*4A级旅游风景区、县级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天空牧场和国营神雾岭茶场、金钗石斛药食同源植物工厂所在地。全村主导产业是茶叶、香菇、羊肚菌、中药材等。村“两委”配备干部5名,党员50名。二、实践探索(一)强化政治引领,压实*治理之责。严密组织架构。构建“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不断延伸基层治理工作手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学习机制。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4、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做到重要理论专题学、重要精神及时学、重要内容定期学。深入开展理论宣讲。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为主,开展院落会、小组会集中宣传宣讲50余次,通过政治引领、观念引领、作风引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惠农政策进田间、进农户,凝聚思想共识。(二)锻造过硬队伍,汇聚*治理之智。进一步提升村“两委”干部能力水平。针对乡村振兴业务需求、知识短板开展“菜单式”“专题式”培训,开展村“两委”干部专题培训3次;针对新入职2名村“两委”干部,以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为导师,手把手指导帮带,帮助其快速成长。用好驻村帮
5、扶资源力量。依托省科技厅驻村工作队人才资源优势,打造神雾岭区域党建联合体品牌,形成“组织联建、人才联育、产业联兴、资源联享、治理联抓”发展格局和“五个一”发展成效,做法先后被中央、省、市媒体宣传推广。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确定每周五为“志愿服务日”,组织党员干部下沉村组湾落,累计开展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疫情防控、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80余次,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带头干,群众参与干”,群众逐步由“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三)产业提质增效,提升*治理之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强化乡党委和村党支部引领,组织党员、群众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和经营模式,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多形
6、式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推进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化利用,现建设有166个香菇大棚,单季生产能力21万菌棒,年产值420万元,带动脱贫户53户85人。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推进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升食用菌规模化种植水平;做精茶产业,加强“神雾岭茶”的品牌运作与推广,己改造老茶园2000亩,建成茶叶科普基地1200亩,全面改造升级神雾岭茶场设施设备。发展“旅游+农业”新业态。依托县招商引资天空牧场项目、神雾岭茶场等优质资源,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通过在茶场种植芍药、牡丹、香花刺、金银花、紫薇、波斯菊等3万余株,将绿色茶园打造为七彩茶园。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发展
7、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新兴服务业,延伸产业链、衍生新业态、增加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共建美丽家园,夯实*治理之基。加强综合整治。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及乡村建设“六件事“,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容貌秩序治理35次,主干道沿线民宿改造50户,新建观景台6座1500清理、修整有碍观瞻的坍塌房屋等15余处,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6处,新增垃圾车3辆、环保垃圾箱10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道路、水利、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硬化路面5公里,新修产业路7公里,安装排水管网120m,疏通淤堵管网380m,村内主干道两旁绿化美化120006不断提升村级承载力,改善生态环
8、境。利用闲置房屋,改造养老照料中心、托幼中心150)2,解决“一老一小,问题。(五)着力建章立制,提升*治理之效。坚持群众的事群众商量着办。建立健全“一约四商”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激发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的热情,让群众的事群众商量着办、参与着办。规范实施“积分制管理”。设立“积分换购爱心超市”,将群众参与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积分制管理,以积分兑换生活常用物资的激励机制,逐步培养群众优良生活习惯。大力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活动。评选“好婆媳”“星级文明户”“产业发展示范户”“卫生先进户”“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20户,用“
9、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在潜移默化中弘扬文明乡风,逐渐形成文明、健康、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三、下一步工作思考(一)坚持党建政治引领。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发挥党组织优势,深入宣传发动、党员示范带动、引导能人大户积极参与、激励群众广泛参与,在村庄环境、产业发展、精神文明等方面人人参与、齐头并进,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治理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使*治理在依法依规的轨道上高质量有序运行。(二)注重人才队伍培育。人才是发展的根本,要加大村“两委”干部培训力度,拓宽眼界思维,在*治理上敢于创新、敢于先试先行。持续开展*宣讲会,形成全村、全员学习的氛围,制定激励政策“拉”优秀党员、致富能手进班子、“请
10、”本村在外创业能人回村当“带头人”,宣传政策激励本乡本土大学生留家乡争做“智多星”,鼓励党员退役军人进班子“带作风”,多渠道多角度培育人才。(三)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逐步改变群众“资金靠县里转,实施靠小老板”的传统思维,让群众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转变,共同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和群众自治良性互动。(四)持续涵养文明乡风。开展垃圾分类,持续与积分超市“联绑”,有用垃圾兑换日用品,提高村民爱护、保护环境的意识。党员干部宣讲村规民约并带头遵守,延续评选“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村级道德模范,等活动,激励村民向模范学习,营造良好
11、的家风、乡风、民风。【第二篇】党建引领聚合力,*治理兴乡村以*县*镇*村为例一、实践探索*镇*村版图面积15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468户1353人,现有村“两委”干部4名,党员27人,该村产业主要以农旅融合、茶叶、养殖为主,是省市共同缔造活动试点村、3A级旅游景区、*县“后花园”、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镇*村围绕“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如何组织发动群众”两大课题推进*治理,着力“党组织、党员、群众”三个主体建设,以强有力党建引领*治理有效。(一)着力建强基层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支部领导下“一约五会”(乡贤理事会、文明新风理事会、清洁环境理事会、民主调解理事会、产业
12、发展互促会),让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着力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实行“支部+党员中心户+农户”模式,*治理先从党员户做工作,统一思想,引领示范,再做群众工作,以党员示范带头促群众积极参与,现共建户院路56户3.2公里。同时,该村积极开展“我家有党员,大家向我看”挂牌等活动,起到了良好引领示范作用。(三)着力激发群众自治意识。支部牵头开好“三个会”,先后组织开展户院会、户户走到走访会、党员群众代表会200余场次,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想法,汇集群众智慧,激发了群众自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二、存在的问题(一)组织体系末梢“保障不足*村已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四级治理体系,打通了*治理
13、“最后一公里”,体系较为健全。*镇*村试点*常年在家130余人(党员6人)。该*现有党小组1个、党员中心户4名,4名党员皆60岁以上,每月农村养老金仅有152元左右,还肩负带孙子、忙田地的家庭责任,服务、联系群众精力、时间有限,主动性不强,影响了组织体系神经末梢作用发挥。(-)组织发动群众“引力不强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群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发生较大变化,农村空心化较为严重,但我们在组织发动群众时,仍存在方式单一、思维陈旧、奖惩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最初推进*治理时,由于方式简单,群众常常是会前不知道为啥,会中不知道说啥,群众会吸引力较低。为改变困境,*村党支部实行群众参会“积分制”,积分可当现
14、金兑商品,并作为评定村级事务办理优先权重要参考指标。开会前提前告知会议内容、用群众关注的、听得懂的方言,群众会吸引力越来越强。(三)自治法治德治“偏科严重,自治法治德治三者,在基层执行较好的为法治,国家有普法月、乡镇有司法所,群众法治意识提升较快,次之为自治,随着社会发展,群众接收信息渠道和方式更多,自治意识有一定提升,自治与法治融合较好,较为滞后是德治,既无行政组织来管,也鲜有社会组织来抓,短板明显。三、下一步工作思考(一)夯实组织抓队伍建设。深化“五员领衔.共同缔造”活动,发挥共同缔造指导员、网格员、党员、户管员、邻里互助员作用,抓实“五微五促”工作法,常态化开展*治理活动,探索党员中心户
15、参与*治理补贴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治理始终,让党组织引领群众、活动凝聚群众、成效惠及群众。(-)发动群众抓宣传引导。坚持把激发群众自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作为*治理的关键,丰富群众会的形式和手段,深化群众参会议政“积分制”管理,开展“*村议政员”挂牌公示活动,实现“要群众参与*治理”向“群众主动参与*治理”转变。(三)立足长远抓机制完善。坚持边治理边完善体制机制,开展文明新风德治提升行动,将相关成功经验列入村规民约,形成常态、成为习惯。同时,进一步强化*治理的具体指导,全程跟踪、全程参与,协助、指导村“两委”开展治理好工作,达到治理一个*、形成一套办法、建立一系列制度的良好效果。【第三篇】党建引领*治理,共同缔造和美画卷以*县*乡为例一、实践探索*乡位于*山余脉,*西北边陲,国土面积413平方公里,东与*乡毗邻,西与*、*接壤,南与*乡相连,北与*区*镇、*县交界,素有一脚踏两省,五步走三县之说,*国道、*高速穿境而过,被称为“*北大门”。下辖14个村,5865户170人。近年来,*乡坚持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推进*治理,着力补齐乡村治理短板,共同缔造和美乡村新画卷。(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共谋共治。一是建强基层组织。*乡开启“党支部+村组干部+党员中心户”的治理模式,共计选聘69名党员担任中心户,切实增强支部团结力。二是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