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docx
《潘集区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潘集区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潘集区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淮南市潘集区水利局2023年3月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2 .区域基本情况22.1 1tI52x*22.2 水利工程22.3 社会经济情况83 .防汛任务与防汛方案93 1Zj*94 .2防汛方案124水旱灾害应急响应153II1可)j.15响应启动、降级和终止255.1 响应启动255.2 降级275.3 终止286应急保障291zPj干*6.2 队伍保障296.3 物资资金保障306.4 通信保障326.5 宣传及培训演习327善后工作347.1 水毁工程修复3472iAiIr不卜347.3 灾后重建347.4 防汛抗旱工作评价34附图1淮
2、南市潘集区堤防险工险段位置图附件1潘集区堤防防守任务分配表附件2潘集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信息表附件3潘集区防汛抢险救援队伍附件4潘集区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抢险技术人员名单附件5潘集区架河镇防汛抢险救援队伍附件6潘集区祁集镇防汛抢险救援队伍附件7潘集区平珏镇防汛抢险救援队伍附件8潘集区高皇镇防汛抢险救援队伍1.总则1.1 编制目的潘集区南濒淮河,区内有泥河、架河、茨淮新河。为减轻水旱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的防御水旱,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对水旱灾害预先制定防御方案,预案编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妥善处置水旱灾害突发事件,使水旱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保障
3、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为做好水旱灾害的防范和处置,以保障防洪安全、抢险救灾等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少水旱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安徽省抗旱条例安徽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试行)淮南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淮南市防洪预案淮南市抗旱预案淮南市城市抗旱预案淮南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试行
4、)等,结合潘集区实际,制定本预案。2 .区域基本情况2.1 自然地理概况淮南市潘集区位于淮河中游,淮南市北部,地处东经116o21M17o11,北纬32。32;33。06。东及东北与怀远县接壤;南依淮河与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隔河相望;西及西南与凤台县相邻;北以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线与蒙城县交界。全区总面积590.08km2o潘集区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受其影响气候条件复杂。根据我区历史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930mm,且雨量分布极为不均,约有65Omm的雨量分布在59月份,占全年雨量的70%。但各年间的降水量差异也较大,历史上最大降雨量1991年为1558mm,而最
5、小降雨量2001年为347mm,还不足1991年雨量的四分之一。丰水年份受淮河上游洪水和下游河道过水断面较小的共同影响,淮河洪峰流量在我区境内持续时间长、威胁大,形成的水位高。资料表明平均35年就有一次大水,或夹杂干旱,洪旱灾害往往是交替发生。潘集区辖9镇1乡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5.79万。境内沃野平畴,物产丰富,俗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誉,全区耕地51.3万亩,建立了优质粮、精细菜、养殖业、豆制品四大基地和农业科技园。潘集是一个煤电大区,境内有5大煤矿、4大电厂(潘集电厂一期已完工,二期正在兴建中)、潘集选煤厂和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平好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潘集区 水旱灾害 防御 应急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