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说明.docx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说明.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篇: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说明10、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
2、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在全国全面展开,各个城市均以试点项目为先导。本项目的建设具备良好的场地条件和较大的占地面积,并具备良好展示效果,同时又有利于公众对海绵城市理念的普及和教育。在场地的规划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使得雨水管理在场地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展示,相关技术措施还可以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景观,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建设海绵城市可持续雨水管理的基本原则:(1)、将雨水作为一项宝贵资源:水资源管理是可持续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集净化雨水来冲洗场地、停车场,浇灌绿地和为景观水体
3、补水,可以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消耗,缓解场地内涝积水现象,改善水生态环境。(2)、重视对流域水系统的影响:建设海绵城市,其积极作用不仅仅局限于项目场地,同时会对所在的流域水文循环产生积极影响,减少下游内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促进健康水文循环。(3)、和项目规划设计结合:在项目建设初期,通过将绿色基础设施与开放空间、道路、建筑和景观进行整体性规划设计,能够在保障各项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大幅减少雨水设施的占地面积和成本,提高雨水系统的总体效益,实施可持续雨洪管理理念。(4)、应用种类多样的技术措施:场地内有相当比例的绿地面积,屋顶、广场、停车场面积等,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取
4、多样化的非工程和工程措施,可以实现综合性雨洪控制利用目标,同时提高低影响开发措施的丰富性和展示度。(5)、进行合理的排水分区设计和分区建设;综合考虑项目区域与周围水系和地块的排水关系,充分利用竖向设计调整原有排水组织方式;综合考虑校园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改造措施的实用性和场地开放性等需求进行设计。(6)、充分结合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多种设计和建设手段,提供多维整合的建设措施组合,以满足海绵建设的功能、技术和景观要求。建设海绵城市可持续雨水管理的技术要点(1)、屋面雨水立管采用建筑屋面排水海绵建设必要措施立管断接,将雨水引入周边绿地或雨水储存设施。根据现状立管排水口周围地面现状确定断
5、接后措施形式,有条件的位置多采用独立雨水储罐,均有良好的展示效果,同时可直接用于周边绿化。断接做法一:绿地滞留断接做法二:雨水储水罐储存(2)、渗透地面渗透地面建设较少径流、就地入渗、提高场地标高减少地面积水等雨水控制目标,同时兼顾增加场地景观效果、改善室外场地环境。在透水材料上多种组合,项目入口对场地承载要求较高,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面层,满足渗透性能和承载力(3)、下沉式绿地设计下沉式绿地包括:植草沟、雨水花园。道路雨水引入绿化地植草沟内,调整绿地标高,绿化场地部分雨水通过周边设置排水沟,引入雨水花园内。从雨水花园植物选择上,采取多种植物搭配种植,在形成良好景观的同时,植物的耐旱、耐水等特性
6、也能够起到对学生的科普教育作用。雨水花园(4)、生态停车场改造路边植草沟设计将停车场的硬化地面改造为透水铺装地面,大大降低地表径流系数,减小径流量。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的设计场地,靠近较大的城市绿化空间、充足的绿地面积、特有的使用人群以及多样性的使用功能,都使海绵型城市的建设具备其独有的特点和要求。充分利用场地内的条件和良好的对公众展示效果,通过对实地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教育展示,让人们意识到城市开发建设的环保理念和水资源的宝贵,是海绵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二篇:海绵城市规划编制的暂行规定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全文)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
7、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做好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依据,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条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应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为本、自然循环、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小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第四条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应根据城市降雨、土壤、地形地貌等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和建设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因
8、地制宜地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第五条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可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也可单独编制。第六条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规划范围原则上应与城市规划区一致,同时兼顾雨水汇水区和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态要素的完整性。第七条承担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具有乙级及以上的城乡规划编制资质,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规划编制工作。第二章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组织第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建设、市政、园林、水务等部门负责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具体工作。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经批准后,应当由城市人民政府予以公布;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第九条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应收集相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绵 城市规划设计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