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工作做法经验.docx
《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工作做法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工作做法经验.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工作做法经验一、基本情况X县X街X社区是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为主体成立的自治组织,位于易地扶贫搬迁新城一期安置区南部,临G85渝昆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基础配套设施齐全,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X社区现有3个片区40栋91个单元2456户9122人,其中,搬迁群众中少数民族246人。X社区共有社区党委1个,党支部4个,党员167人,党小组12个,居民小组22个。X年6月获XX省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试点社区;X年7月获X县“和谐稳定红旗村”;X年12月获X市“文明社区”;X年6月获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X年8月获XX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X年12月获X
2、市“人居环境整治三星级村”;X年7月被X市评选为市级“民族团结创建示范社区二二、主要做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始终坚持“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四强四变”为主线,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幸福平安新家园,构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强化组织领导力,让“聚拢”变“聚力二一是建强“桥头堡”。按照“支部建在园区、党小组建在楼栋、互助会建在单元”的思路,建立社区党委1个、党支部4个,组建楼栋党小组12个,
3、确保党的领导全领域、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体现、党的干部配备全方位、党员作用发挥全员化。按照“组织规范班子好、管理规范队伍好、机制规范运行好、要素规范保障好、工作规范作用好的”深入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创建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二是选好“领头雁”。健全选配、管理和考核机制,确保社区“有人管事”“管得好事”。为充实社区工作力量,推动资源下沉,从街道选派1名综合素质好、熟悉群众工作的干部担任党委第一书记,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和居组干部,带领各族搬迁群众增收致富。强化组织感召力,让“揪心”变“安心”。一是建好服务“主阵地”。着力打造“5分钟办事圈、10分钟生活圈、15分钟教
4、育圈”。5分钟办事圈:建设200余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规划党员服务、社会事务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小区物业服务等7个为民服务窗口,整合部门职能,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公共服务功能,便民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结、服务联络“一个窗”受理,让搬迁群众办事“最多跑5分钟二10分钟生活圈:建设文化活动广场1个、活动室7个、公共卫生厕所4个、医务室1间、大型超市1个、饭店5个、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广场1个,打造集购物、健身、娱乐、医疗等为一体的10分钟生活圈,让搬迁群众享受便捷的生活。15分钟教育圈:依托辖区规划新建的4所幼儿园、4所小学、2所初中,配齐教学设备和教师队伍,推动实现社区幼儿、中小学生就近就便上学。二
5、是开展服务“零距离”。组建欣城大叔、欣枫巡逻队。开展入户居家理物、矛盾纠纷调解,送温暖送政策,矛盾纠纷调解处理300余件。建立“壹基金儿童服务站”1个,配备专职社工,实施“四点半”工程,免费为中小学生提供音乐、舞蹈、绘画辅导及家庭作业辅导,解决搬迁群众特别是外出务工群众无时间照顾子女问题,让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强化组织推动力,让“闲人”变“能人”。一是把车间建成“就业之家”。社区党组织加强与扶贫车间沟通协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引导企业在园区建设适合分散加工的初级产品生产车间,把生产车间打造成“就业之家”,实现搬迁群众“楼上住人楼下打工”。目前,共建有扶贫车间6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族团结 创建 示范 社区 工作 做法 经验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