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办法全文文书模板及解读.docx
《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办法全文文书模板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办法全文文书模板及解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天津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以下简称调解组织)工作效能和社会公信力,及时公正处理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是指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通过说服、规劝、疏导等方法,促使争议双方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合意,化解矛盾纠纷的活动。第三条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人事争议,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的方针,遵循平等自愿、合法公正、及时高效的原则,独立自主开展调解
2、工作,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四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制定完善工作制度,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协调联动,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质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按要求推动工作落实、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第五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调解组织调解以下劳动人事争议:(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
3、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军队文职人员用人单位与聘用制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四)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由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调解的其他争议。第二章调解组织第六条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一)用人单位设立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二)行业商会(协会)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三)在市、区、街道(乡镇)设立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四)其他依法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第七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用人单位可
4、以设立调解组织,其中大中型企业应当依法设立调解组织。设有分支机构的企业,可以在其分支机构设立调解组织,接受上级调解组织业务指导。调解组织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设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者工会等部门。不具备单独设立条件的,可以指定专人从事争议调解工作。调解组织的人员由职工方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组成,人数由双方协商确定且应当对等。职工方代表由工会委员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用人单位代表由单位负责人指定。调解组织的负责人由工会代表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第八条行业商会(协会)可以成立调解组织,人员由行业工会和行业商会(协会)代表组成,负责人由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第九条在市、区设立的调解组织可以依托
5、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下设实体化的办事机构(以下简称仲裁机构)设立,也可以单独设立。在街道(乡镇)设立的调解组织可以依托相应部门设立,也可以单独设立。调解组织的人员,可采取调剂编制、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保障。第十条鼓励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结合实际,整合司法行政、人民法院、工会、工商业联合会、企业家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等部门资源设立调解组织。调解组织的人员由各部门协商确定。第H一条鼓励街道(乡镇)等区域内的不同行业用人单位或者不同街道(乡镇)等区域内相同行业用人单位,结合实际成立调解联盟组织。调解联盟组织的人员由各用人单位法务、人力资源、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组
6、成,负责人由各方推举的人员担任。第十二条调解组织履行下列职责:(一)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二)调解本行政区域、本行业或者本单位的劳动人事争议;(三)聘任、解聘、管理调解员;(四)引导督促当事人履行和解协议、调解协议;(五)分析本行政区域、本行业或者本单位劳动人事关系状况,协助用人单位建立劳动人事争议预防预警机制,及时预防化解争议;(六)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仲裁机构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相关工作;(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十三条调解组织应当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依法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健全调解告知引导、受理登记、调解办理、督促履行、回访反馈、调解员聘任和
7、管理、档案管理、统计报告、工作考评等工作制度。第十四条调解组织应设有专门的调解室和档案室,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调解室应悬挂和使用国家统一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挂徽和标识。第十五条调解组织名称应当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规范执行。第十六条设立调解组织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调解组织的工作经费,并可以根据调解案件数量和难易程度,给予调解员适当的办案补助。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建立调解组织、开展争议预防调解工作等情况,作为和谐劳动关系等示范创建的重要参考因素。第三章调解员及证书管理第十八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以下简称调解员)是由调解组织从取得调解员证的人员中聘任,依法调解劳动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劳动人事 争议 调解 工作 办法 全文 文书 模板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