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9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课题:雪地上的“足迹”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知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凹陷程度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凹陷程度越大。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凹陷程度越大,压力越小,凹陷程度越小。2 .通过学习,知道用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时,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要保持不变。能根据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探究。3 .学会用实验方法搜集证据。知道搜集证据的方法还有查找资料法、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4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制订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搜集证据得出结论。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海绵、尺子、小桌子、钩码、实
2、验记录单。教师演示课件:冬奥会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猜想假设1 .教师演示课:播放冬奥会比赛视频。2 .提问:为什么运动员踩在滑板上就不会陷入雪地呢?而我们在下雪时穿着棉鞋、运动鞋就会陷入雪地里呢?这说明人站在雪地上的凹陷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3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生:可能是滑雪板的面积比较大,不会陷入雪中。生:我觉得不会陷入雪中,可能是体重不够重。4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二、制订计划,设计实验方案1 .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请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2 .学生学习书本第2面的图文,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小组合作制订实验方案。3 .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3、,师生共同交流、补充、完善实验方案。4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实验是探究海绵凹陷程度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第二种实验是探究海绵凹陷程度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三、分组实验,搜集证据,得出实验结论1 .教师发放实验材料。2 .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表。3 .汇报实验数据。4 .分析归纳实验数据:分析以上实验数据,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5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凹陷程度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凹陷程度越大。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凹陷程度越大,压力越小,凹陷程度越小。四、反思1 .提问:想一想,我们是如何制订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的?需要注意
4、些什么?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时,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要保持不变。2 .提问:这节课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搜集证据,那么还有其他方法来搜集证据吗?生:我们还可以用调查法、查找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来搜集证据。五、板书设计雪上地的“足迹”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凹陷程度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凹陷程度越大。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凹陷程度越大,压力越小,凹陷程度越小。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时,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要保持不变。光从哪里来【教学分析】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主要引领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有的物体自己能发光,而有的物体自己不能发光从而建立光源的概念。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区分自
5、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引出人类采光与照明技术的发展中等内容渗透科技史教育。本课还引导学生比较各种各样的光源的发光方式和能量来源来理解光是一种能量形式了解其他能量形式与光能的转化方式。【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理解光是一种能量形式,光源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光能来发光。2、科学探究目标: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能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能对光源进行分类;能收集人类利用光源的资料,分析光源的特点。3、科学态度目标:乐于研究光现象,乐于分享与发现;知道推测要有依据。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6、举例说明发光物体的特征,鉴别光源与非光源物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引入1 .关闭教室照明开关,提问:我们的生活没有光会怎样?2 .播放视频:光是什么?3 .聚焦主题: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光从哪里?本章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光从哪里来”。引入本章的学习主题。1提问:生活中需要光,那么,除了太阳和电灯,你还能找到哪些物体能发光呢?2.组织学生讨论:哪些物体发光?在搜集证据,信息处理的过程中逐渐寻找发光物体3 .对光源进行概念界定: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萤火虫、篝火、星光、闪电是自己发光,它们属于光源。
7、4 .进一步提问:月亮、玻璃幕墙是光源吗?5.提问:你还能对这些光源怎样分类呢?说一说你的分类标准。6.讲述:我们还可以将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像太阳、发光水母、萤火虫、闪电这样,不被人类掌控与操作、没有经过加工和改良的光源,称为自然光源。像蜡烛、电灯、火把这样,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人工制造出来的光源,称为人造光源。明确光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自然光与人造光是我们对光源的一种分类方法。人造光源发展史1 .讲述:60万年前,人类在大自然里发现了火,并学会用篝火取暖、火炬照明。这是最初的人造光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发明了蜡烛、油灯、白炽灯、节能灯等。2 .布置任务:收集人类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象 科学 年级 下册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